你還在告訴孩子「幹活辛苦,賺錢不易?」是時候該轉變一下觀念了

今天早上,5歲男孩陽陽雙手拎著一個大大的盒子、揹著書包來上幼兒園,媽媽什麼都沒拿很悠閒地跟在後面。我見狀就跟媽媽說到:兒子長大了,都不需要媽媽幹活了,同時給孩子一個大拇指。這時陽陽媽媽很驕傲的跟我說:“陽陽現在能自己乾的活都自己幹,還能幫助我做一些家務活了,而且通過勞動賺零花錢。同時,我會經常跟孩子說:幹活很辛苦的,賺錢很不容易的,要珍惜。”聽了這話,我是又喜又笑。

你還在告訴孩子“幹活辛苦,賺錢不易?”是時候該轉變一下觀念了

喜的是媽媽能夠讓孩子幹活,已經是媽媽的一大進步,因為孩子通過親身體驗而獲得的經驗對於孩子的成長太可貴了,幹活還可以讓孩子獲得自信。尤其對於現在的獨生子女之後的獨生子女,有多少寶媽能夠捨得讓孩子幹活的呢?而且能夠堅持始終如一呢?真真的應該給陽陽媽媽點10086個贊。

笑的是給孩子傳遞的信息觀念是:“幹活辛苦,賺錢辛苦、不容易等等。”相信這一觀念是好多人認同的,因為這是我們老祖宗的智慧結晶、這是家族系統為了更好繁衍生存而留存下來的細胞記憶。確實在我們的上兩代或三代或者更遠的祖輩,他們在當時的環境和條件下,乾的活確實很辛苦,賺的錢確實很不容易,而且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家族裡的人活下來或生活的更好,同時正是有了這些信念才保證了中華民族的五千年的燦爛文明與生生不息。

你還在告訴孩子“幹活辛苦,賺錢不易?”是時候該轉變一下觀念了

可是時代不同了,有科學統計:近10年社會信息量的總和相當於從有人類開始到10年前的信息量的總和。10年前普通家庭有車還是奢侈品,現在車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以前賺錢確實不容易:付出辛苦還不一定賺到錢或者滿意的錢。現在只要付出辛苦或智慧就能賺到錢或者賺錢並不需要那麼辛苦(當然排除想一夜暴富或想賺大錢的或者特殊工種)。那麼想一想10~15年後現在的孩子已經步入社會,賺錢的觀念是不是應該做一下調整呢?!與其那個時候再被迫做出調整,還不如從小培養孩子對待錢的觀念做一下調整。

有了這樣的想法,我就一邊肯定陽陽媽媽的同時繼續探討性的說:“從今晚開始把跟孩子的對話調整為‘幹活有時候很辛苦,有時候也很快樂的。但是賺錢一定是快樂的,因為只要付出就一定能夠賺錢’。”媽媽隨著我把這段話說了一遍,她立刻跟我說:“園長,是呀,這樣說的感受不一樣誒,是很快樂的感覺。”我說:“回去再看看孩子的感覺和表現。”大約一週後陽陽媽媽跟我反饋說:“陽陽幹活更加高興了,賺錢更加積極和快樂了。”

你還在告訴孩子“幹活辛苦,賺錢不易?”是時候該轉變一下觀念了

老話說:“財神跟著喜神走。”相信我們的孩子把‘賺錢’當成一種快樂的事去做的時候,我們孩子的未來人生或許會有所不同:輕鬆滿足、成功快樂。

你還在告訴孩子“幹活辛苦,賺錢不易?”是時候該轉變一下觀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