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點理論|獎勵孩子時要當心德西效應設下的陷阱

學點理論|獎勵孩子時要當心德西效應設下的陷阱

寶媽

小步創始人

畢業於清華大學、斯坦福大學

曾任職於世界頂級諮詢公司BCG,後在國內某知名地產公司任最年輕執行董事。雲寶出生後創辦小步親子,帶領80萬家長一起踐行在家早教。

平臺上經常會收到很多焦慮的家長提問:熊孩子總是不好好吃飯,熊孩子就喜歡惡作劇屢教不改,熊孩子學點什麼都堅持不下來,這樣的煩惱做父母的太熟悉了。這個時候可能就會有熱心的“過來人”向你支招:“小紅花”是個好東西,特別靈驗。

我認識一個叫熙熙的小朋友,就是一個典型的吃飯困難戶,上了飯桌東瞅瞅西看看,一頓飯吃一個小時都吃不完,時不時的還鬧著要媽媽喂。於是熙熙媽媽玩起了“集贊”活動,好好吃完一頓就在日曆上貼一個小紅花,集滿十個就能換一個熙熙最愛的可愛多。

這招一出,熙熙果然像是換了一個人,每餐都吃的又快又多,天天到日曆上去看,離可愛多還差幾個小紅花。媽媽為此開心不已,既能讓孩子好好吃飯,又可以控制吃冰激凌的總量,真是完美。

學點理論|獎勵孩子時要當心德西效應設下的陷阱

學點理論|獎勵孩子時要當心德西效應設下的陷阱

在孩子的教育中,我們最常用到的方法就是“獎”和“懲”,隨著家庭教育知識的普及,大家都知道懲罰對於孩子來說可能會造成各種負面影響。現在常說賞識教育,各種形式的獎勵作為強化孩子正面行為的有效工具,被很多家長和老師所鍾愛。

學點理論|獎勵孩子時要當心德西效應設下的陷阱

但是, 教育是一項細水長流的艱鉅事業,只著眼於一時的有效很可能就會忽視孩子長期的成長。對於是否應該用獎勵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成長,這件事其實一直以來爭議很多。

在幾十年前,教育和心理學領域普遍是支持使用獎勵的,不過,從70年代開始,以德西為代表的心理學家通過一系列實驗開始質疑獎勵的有效性,這引起了軒然大波。接著,又有一群以卡莫·瑞恩為代表的年輕心理學家站起來反對。兩邊打了很多年口水戰,最後的結果,不是年輕人推翻了老權威,而是老權威捍衛了自己的地位,以一篇對過去三十年128項實驗研究進行審慎的調查將爭議從此一錘定音。我們今天就來說說看德西的理論,以及他們的爭議。

學點理論|獎勵孩子時要當心德西效應設下的陷阱

內在動力和外部激勵

首先要說一下,內在動力和外在動力這兩個概念。通俗的講,內在動力是指做這事情就是為了這件事情本身,而外在動力是為了獲取除了這件事之外的好處。例如,如果一個孩子讀書,是因為自己喜歡,享受閱讀的樂趣,那就是內在動力;如果讀書是為了媽媽可以獎勵一頓大餐,那麼這是外在動力在起作用。

大家當然都希望孩子做各種好事都是從內在動力出發的,因為這樣的行為更加的持久和穩定。不過孩子在小的時候是需要各種興趣是需要培養的,所以剛開始都需要給予與外部的刺激,在外部刺激的引導下逐漸產生內在動力。那所有人首先能想到的外部刺激,就是獎勵了。

學點理論|獎勵孩子時要當心德西效應設下的陷阱

但是,德西等心理學家的實驗證明,外部激勵,不僅不會幫助孩子形成內在動力,還會明顯的削弱它!

請注意:這裡所說的外部激勵,不僅限於我們常說的物質獎勵,比如考完試後承諾兌現的變形金剛或者完成家務後賺到的五塊錢,還包括了小紅花、小獎狀等介於精神和物質之間的獎勵。甚至有一部分的口頭誇獎,如果帶有很強的控制性,例如“我們家寶寶最乖了,我知道你一定可以爬過去的”,也會削弱內在動力。

德西效應及相關實驗

德西曾進行過一次著名的實驗,他隨機抽調了一些學生去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難題。在實驗的第一階段,所有學生在解題時都沒有獎勵。進入第二階段,學生被分為了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的學生每完成一個難題後,就得到1美元的獎勵,而對照組的學生仍像原來那樣解題;第三階段,在每個學生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自由休息時間,研究人員觀察學生是否仍在做題,以此作為判斷學生對解題興趣的指標。

學點理論|獎勵孩子時要當心德西效應設下的陷阱

結果發現,無獎勵組的學生比獎勵組的學生花更多的休息時間去解題,也就是說獎勵組對解題的興趣反而衰減得快,而無獎勵組在進入第三階段後,卻仍然對解題保持了較大的興趣。

其他心理學家也做了類似的實驗,比如Mark Lepper主持的學齡前兒童畫畫的實驗,這次的禮物不是錢,而是漂亮的“好孩子獎勵”卡片。然後孩子們被告知,他們如果想得到這個獎勵,用這些彩筆畫畫6分鐘就好了,最後孩子們畫完6分鐘,“好孩子獎勵”卡片被掛到牆上的一個”榮譽榜“上。看看,這個情景多熟悉呀!

學點理論|獎勵孩子時要當心德西效應設下的陷阱

而另外兩組的測試學生都沒有預先告知有獎勵或者根本沒有任何獎勵。實驗後,一組評判者來評估畫的創造性,結果第一組學生的畫的質量要比第二組和第三組普遍要低。而且,幾周之後觀察這三組學生,第一組期待獎勵的學生,用彩筆的頻率比他們以前要低得多,比第二組、第三組學生們的用筆頻率少一半。

後來很多相關的實驗都得出了一樣的結論,當人們正在做一件對他來說有一定樂趣的事情的時候,給他提供獎勵結果反而會減少他對這項活動對他的內在動力。這就是所謂的得“德西效應”。

學點理論|獎勵孩子時要當心德西效應設下的陷阱

這也是為什麼不少家長髮現,孩子特別喜歡的一件事,如果你不斷誇獎或者獎勵,反而會讓孩子不喜歡做了。有一個與德西效應有關的軼事,一群孩子老去一個老人家附近打鬧,吵得老人無法休息,怎麼勸阻都沒辦法。後來,這位老人想了個主意,告訴孩子們他很歡迎他們的到來,並且承諾他們說每來一次,我就會給你他們1塊錢。過了幾天,變成了五毛錢,又過了幾天,就不給了。這群孩子拿不到獎勵,漸漸地的都不來了。

看看,外部激勵對內在動機的削弱有多麼強大!一件孩子們本來純粹以熱愛為目的去做的事情,就這樣被獎勵毀了。

對孩子不感興趣的事情就應該用獎勵嗎?

但是,大家就會說了,我們主要是想用獎勵來鼓勵孩子做那些不太願意做的事情呀!比如從小開始的如廁訓練、自主吃飯,到後來的閱讀、寫作業、學習數學這樣讓人頭疼的科目或者限制孩子做某些不好的行為,等等。

學點理論|獎勵孩子時要當心德西效應設下的陷阱

確實,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外部激勵對人們不感興趣的事情,有微弱的激勵效應(但各種實驗證明,這種效應並不明顯,沒有統計上的顯著性),也就是說,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有效果。我們一定能舉出身邊很多的個例,來說明這種方法的有效性,但是也會有很多的反例。比較常見的情況是,一開始還有點效果,逐漸的效果越來越弱,甚至在某個點開始產生反作用。在科學的實驗下,這種方法的效果在統計上幾乎是中性的。

事實上,德西派的心理學家認為,即使讓孩子完成“無聊的”、“沒有內在興趣”的任務時,依然不要用採用外部獎勵,因為在很多情況下,你無法判斷孩子是否會在做這件事情的過程中,逐漸產生內在的興趣,而使用外部的獎勵,幾乎就損壞了這種轉變發生的可能性。

學點理論|獎勵孩子時要當心德西效應設下的陷阱

比如,不管是吃飯、閱讀還是數學,你怎麼能肯定孩子一定不會喜歡這件事呢?或者說,你一定是希望孩子逐漸真的喜歡這些事情,從而擺脫任何外在的激勵,對吧?如果是這樣,採用外部激勵,就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事情。那種讓你先給一段時間小紅花,等孩子自己習慣了或者喜歡了以後再撤銷,但我們其實很難把握這個度,到底什麼時候應該停止。與其這樣,為什麼不選擇一些更加安全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自主性是形成內在動機的關鍵

既然外部激勵會削弱孩子做事情內在的動力,那麼什麼你一定會問,如果孩子就是對一件事情不感興趣,怎麼能激發呢?其實有很多其他方法被證明了可以有效地的提高孩子的內在動力。德西就提供了一個最明顯有效的方法:“給與自主性”。我們現在看到的各種解決孩子積極性問題的方法,背後的原理全部都是這個“自主性”。你要是掌握了,什麼問題都能解決。例如,德西推薦了一個三步法來解決怎麼讓孩子投入到沒興趣做的事情上:

第一步,坦誠的承認這件事情確實無聊、或者看起來沒意思

第二步,和孩子聊聊做這件事長期的意義

第三步,在具體怎麼完成這件事情上,儘可能的給孩子一些自主權

舉個例子,如果你希望小朋友培養閱讀的好習慣,與其搞一個小紅花板,或者承諾一個大玩具,不如跟孩子這樣聊天:

“我知道你覺得每天要看半個小時書很費勁,不如看動畫片那麼簡單輕鬆,但是你要知道,讀書能給你更多的知識,而且書裡面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故事,當你讀多了,會發現他們能帶領你去看到更精彩的世界呢!這樣吧,咱們約定一下,這半個小時內,你要看什麼書,你完全自己決定!(或者我們可以每個月去書店一次,你可以自由挑選任何你喜歡的書,怎麼樣?或者你來挑選一個你喜歡的閱讀燈/椅子?或者你來定每次讀多長時間等等”

學點理論|獎勵孩子時要當心德西效應設下的陷阱

這種自主性能產生的動力是非常強大的,最終我們希望孩子獲得自主的掌控感,並且在自主的掌控感中、以及自己對這件事情的認同感逐漸把那些他們不感興趣的事情,變成感興趣的事情。

我們在小步的企鵝圖中討論家長如何贏得孩子的合作時,其實就已經提供了很多方法來刺激孩子的自主性,比如傾聽孩子的感受並和孩子一起找解決方案、甚至是開家庭會議或者儘可能的給孩子兩個選擇等,這些方法背後的原理都是激發孩子的自主性。

外在獎勵完全不能用嗎?

其實並不是的。實驗證明,當這種獎勵是驚喜的時候,對孩子而言,是沒有負面作用的。比如,如果你某一天突然帶回一個小汽車,告訴孩子,這是由於之前他這個月每天吃飯時間比一個月以前縮短了很多,這對孩子就是一個的正面鼓勵。

學點理論|獎勵孩子時要當心德西效應設下的陷阱

但是,如果這是一個預先告知的獎勵,“你要是好好吃飯我就給你一個小汽車”,或者讓孩子可以預測到的獎勵,比如你連續給孩子這樣的激勵讓孩子產生只要吃飯吃得好就有小汽車,那就走回老路子了,對孩子的內在動機有害而無利。

學點理論|獎勵孩子時要當心德西效應設下的陷阱

面對各種教育方法,很多家長判斷的標準就是靈不靈,按照某種方法做了孩子依然不聽話,那麼這種方法就沒用,這是我聽到過最多的家長反饋了。但是,教育孩子並不是為孩子尋找藥到病除的靈丹妙藥,外在獎勵方法的流行,最根本的原因莫過於立竿見影的有效。

可見,在教育中,要抗拒那些短視的做法,是需要定力的。願我們都能成為為孩子二十年後而不是二十秒後的樣子負責任的家長。

關注微信公眾號【小步親子】,回覆“福利”,即可免費領取育兒資源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