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南天竺國香至王的兒子,是《易筋經》的撰寫者——菩提達摩

菩提達摩,南北朝時佛教中國禪宗初代祖師。於南朝梁武帝時期航海到廣州;梁武帝信佛,達摩至南朝都城建業會梁武帝,面談不契北上北魏都城洛陽;後卓錫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傳衣缽于慧可。自稱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被尊稱為“東土第一代祖師”、“達摩祖師”。與寶誌禪師、傅大士合稱梁代三大士,於南朝梁武帝時期航海到廣州。

他是南天竺國香至王的兒子,是《易筋經》的撰寫者——菩提達摩

梁武帝信佛,達摩至南朝都城建業會梁武帝,面談不契,遂一葦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陽,後卓錫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傳衣缽于慧可。後出禹門遊化終身。他是南天竺國香至王的第三子,剎帝利種姓。相傳達摩是《易筋經》的撰寫者,少林七十二絕技的創造者,將佛教禪宗帶入中國的佈道者,擁有諸多神奇傳說的人物,中國佛教的一世祖師。

他是南天竺國香至王的兒子,是《易筋經》的撰寫者——菩提達摩

隨著禪宗在中國的發展,達摩逐漸成為傳說式的人物。首先是傳說達摩到金陵(今南京)時和梁武帝的問答。梁武帝是篤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後建寺、寫經、度僧、造像甚多,他很自負地詢問達摩︰‘我做了這些事有多少功德?’達摩卻說︰‘無功德。’武帝又問︰‘何以無功德?’達摩說︰‘此是有為之事,不是實在的功德。’武帝不能理解,達摩即渡江入魏。記載這個傳說的最古文獻是敦煌出土的佚名《歷代法寶記》(774年間撰)和唐·宗密《圓覺經大疏鈔》卷二之上。後來禪宗著名的《碧巖錄》把它作為第一則‘頌古’流傳。以後,它便成為禪門眾所周知的公案了。達摩晚年的事蹟,各傳都未明確記載。後人傳說他遇毒而逝,葬於熊耳山(今河南宜陽縣),但又傳魏使宋雲自西域回國時遇達摩於嶔嶺。達摩手攜只履翩翩獨逝。所以又有‘只履西歸’的傳說。

他是南天竺國香至王的兒子,是《易筋經》的撰寫者——菩提達摩

達摩在中國始傳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佛陀拈花微笑,迦葉會意,被認為是禪宗的開始。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禪是脫離文字的,語言和文字只是描述萬事萬物的代號而已。這也是為什麼慧能大字不認識一個,但是卻通曉佛經的原因,只要明心見性,瞭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成佛。經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揚,終於一花五葉,盛開秘苑,成為中國佛教最大宗門,後人便尊達摩為中國禪宗初祖,尊少林寺為中國禪宗祖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