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我看過的法國世界盃

原文@杲子 載於中讀App

我連偽球迷都算不上,也基本不看世界盃。最近世界盃正酣,想起來對球的記憶,還是二十年前的法國世界盃。那是我看過的第一場世界盃。

20年前我看過的法國世界盃

那個時年輕,總有熬不完的夜,看不完的書,睡不完的覺,吹不完的牛,發不完的呆,年輕人總是歡樂多。那時也窮,沒有手機沒有電視沒有網絡,也沒有這麼多的酒吧可看球,連咖啡廳都捨不得去。

六月底,酷熱,臨近年考,一幫窮學生的球賽觀看點只有大食堂。食堂門口被貼滿了海報,預告當天的球隊、場次,當然也貼著各個小組的進球、得分情況。世界盃成了年輕人的狂歡。一到晚上,宿舍後面的幾個食堂的電視大開著,屋頂的大風扇呼呼地吹著,坐滿了、站滿了、擠滿了學生。男女生一樣的狂熱,不過這種熱度是不一樣的。男生說起戰術技法來如數家珍,女生當然是對球星瞭如指掌,女生看球等於是看帥哥:哇,巴蒂好帥啊,外星人好可愛啊,托蒂好貴氣啊,那嘴角的口水似乎都馬上流下來。反正剛開始我就是足球白痴,什麼球星也不知道,聽到別人說什麼越位,什麼腳法,什麼4231,433,連是不是犯規也看不懂。當然進球是看得懂的,只要一進球,整個食堂就歡呼,每逢自己喜歡的隊伍久攻不下,又是全場唉聲嘆氣。

胡是標準的球迷,當然不知道現在還看不看球,她的微信常年只轉發工作。我是從她那裡知道什麼英超、意甲、法甲、德甲,也是第一次聽說了AC米蘭、國際米蘭、皇馬、尤文圖斯、拜仁、曼聯等等俱樂部豪門的(當然,現在英超意甲德甲還在,可是國米和AC米蘭似乎已經完全沒落了)。看了幾場球后,我跟一幫女生沒有兩樣,算是記住了一大溜大名鼎鼎的球星:長著一張阿拉伯人臉的法國人齊祖,兔牙的“外星人”羅納爾多,剛剛嶄露頭角的英俊王子托蒂,射手皮耶羅,寶刀未老的羅伯特巴喬,“金色轟炸機”克林斯曼,裡瓦爾多,克洛澤,“神奇小子”歐文,貝克漢姆,維埃拉,因扎吉,克洛澤,比埃爾霍夫,“會拉小提琴的左腳”蘇克-----每一個現在看來都仍是巨星和傳說,各有風範,有的憂鬱,有的灑脫,有的勇猛,有的成熟,有的則理智冷靜。當然在庸俗的我的眼裡,無疑意大利、西班牙的帥哥們顏值最高。

20年前我看過的法國世界盃

那一屆世界盃聚集了所有的光環,超級巨星,超級強隊和超級劇本。據說有歷史上最好的荷蘭、最好的比利時、最好的克羅地亞,嗯,在我看來還有最好的法國。每一場比賽都很有看點,有九曲迴腸的艱難,有氣吞山河的氣概,有噴薄欲出的氣勢,真是每一場都是在享受足球,而且各有特色:南美腳法細膩,德式嚴謹細密,歐洲帥氣,非洲熱辣自由。如果說擁有克林斯曼、比埃爾霍夫、克洛澤等一眾實力干將的德國戰車是代表了嚴謹縝密,連門將卡恩也是冷峻嚴密;大黑馬非洲勁旅尼日利亞則是自由奔放,黑人善於奔跑奔放的韻律在球場上充分體現;荷蘭三駕馬車掀起了橙色風暴;比利時紅魔霸氣十足。就算是輸家也輸得毫不難看,輸得蕩氣迴腸。總好過現在如今某場比賽兩支隊伍鬥志全無,最後十分鐘全場夢遊。在傳奇主教練希丁克的帶領下,兵強馬壯、全攻全守的荷蘭敗在了腳法純熟的桑巴軍團的麾下;大黑馬尼日利亞如黑旋風擊敗強大的西班牙,卻輸在北歐人丹麥的腳下;老邁的德國戰車在首次參賽的格子軍團面前翻了車,克羅地亞則憑“會拉小提琴的左腳”蘇克闖進第三名。

那一年好象場場驚險經典,尤其是幾場點球大戰印象深刻。先是英阿之戰。追風小子歐文一戰成名,小貝則因報復西蒙尼染紅下場,比分定格在6:5,三獅軍團黯然退場。貝克漢姆因為自己的年輕和衝動付出了慘痛代價,以致回國後下課聲日隆。再是意法點球大賽,擁有那麼多英俊面孔的意大利輸在法國隊腳下,讓多少女生心碎!巴喬罰中了第一個點球,但最後也難力挽狂瀾。忘不了皮耶羅、托蒂的黯然離場。

巔峰對決在東道主法國隊和傳統強隊巴西隊,H的父親為了讓女兒能看上球賽,給我們在外面找了一間客房。反正不知道怎麼組合的7-8個人(我們屋四個女生,H、Y、G當時的男友?)坐了公交車到了城南,某企業的一家內部酒店。我們當時把酒店的床墊拆了放在地上,床上幾個人,墊子上又坐了幾個人。那個時候我們絕大多數人還從來沒去過酒店的標間,帶著一種好奇和滿足,特別珍惜H的父親提供的這一機會。估計是喝了點啤酒吧,男生們聊著什麼技戰術之類的,象我這樣的門外漢只是純粹被氛圍感染著。黃色的巴西在羅納爾多的帶領下東突西進卻不得要領,而法國隊的核心則是老成持重的齊達內。羅納爾多整場在夢遊,我只在印象裡覺得這場決賽完全沒有幾場半決賽精彩,昏昏沉沉中估計是自己歪倒睡著了,等被歡呼聲驚醒的時候,發現亢奮的幾個男生仍舊兩眼發光,完全死盯著屏幕在吶喊,而偽球迷幾個女生則早顧不得形象睡得睡眼惺鬆。世界盃結束了,法國人拿了冠軍!我們在凌晨中歪歪斜斜中站起來,走到外面,仍是凌晨,但是相信那個時刻有很多人跟我們一樣迷迷糊糊地站在外面感慨,一切都結束了!

20年前的世界盃,帶給今天的我們記憶的當然還有那首歌,O---LAI-O---LAI,不知不覺,人會降隨著那律動跳之舞之蹈之。那真是足球的生命之杯啊,可以傳唱到今天,只要想起世界盃,必然想起這首歌,必然想起那個夏夜,還有我們混沌的青春,還有高舉著手不斷搖擺的Rickey Martin。

現在想起來,98年的那場世界盃如此印象深刻,總是有什麼原因的。足球屬於年輕人,球場上激烈的身體衝撞,球星們裸露的肌肉線條和胸肌,力量與速度的對決,無一不是年輕人的荷爾蒙。現在再想起來,那看球的光陰都接近於回憶了,籠著一種金色的溫柔光澤,至少證明我們都曾年輕過。那一年的世界盃是我們的啟蒙,是我們的經典,也是我們的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