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20年,最賺錢的行業不是幣圈和房地產,而是……

未來20年,最賺錢的行業不是幣圈和房地產,而是……

2018年,是次貸危機10週年,也是改革開放40週年。但這多年過去了,國內形勢發生了許多我們意想不到的變化。

1

越來越多的投資變成過剩

長期看,我們已經經歷了粗放型經濟增長時代,進入了後工業化時代。工業化最大的特點就是國家投資。在改革開放的前幾十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遠高於GDP增速,所以那時的經濟基本是由固定投資拉動的,說白了就是“國家幫我們消費”。

而後工業化時代呢?投資不再肩負資本原始積累的重任,大量投資反而帶來了產能的普遍過剩。經濟也從改革開放初期供不應求的短缺經濟,到現在的過剩經濟。

這時候需要什麼?需要消費,把過剩的產能“消費”掉。國民經濟的三駕馬車,消費是時候接過投資的接力棒了。但是與固定投資不同的是,消費是有需求,而投資則是創造需求,本來沒有的,硬是花錢給砸出來。

在這樣的形勢下,就引起了兩個問題:一是宏觀政策失靈,二是投資變得困難。

首先,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很難對市場供需做出很好的調整,目前只能通過行政手段,比如強制關停減產。

其次,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政策全都失靈了,你刺激什麼?刺激投資越多,過剩產能就越多,那你的資金往哪裡投呢?

比如像棚戶區改造,地方上想用來刺激房地產,但三四線城市樓市本來就是過剩的,棚改還要增加地方的財政開支。所以現在停掉,是非常正確的選擇。

那麼好了,既然投資哪哪都是過剩,那總得找個地方啊!哪裡呢?比特幣、P2P等暴利行業,然後結果呢?換來的是幣圈無盡的泡沫,被割了韭菜還要被罵是傻X,以及P2P接連不斷的暴雷事件,投資者財富都損失慘重。

2

資金的“馬太效應”將被打破

銀行經營最基本的原則是保證老百姓的存款安全,把錢借給信貸未知的中小微企業,也是一種對老百姓存款不負責任的行為。但儘管當前許多中小微企業質地優秀,可是迫於信貸量的盈利壓力,銀行依然會對急需資金的中小微企業猶豫不決。

困境就在這裡:資金市場的“馬太效應”,本身就資金利用率低、人員冗餘的大型國企,反而更容易獲得貸款;而擁有優質,確定性高項目,或者處在朝陽行業的小企業,卻得不到資金的恩惠。

那麼這類小企業或項目靠什麼呢?靠VC,靠PE。儘管對VC,PE來說風險較高,但伴隨的收益也是可觀的。

不過在今年6月底,央行宣佈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舉意在鼓勵銀行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可以預計在未來會更促使銀行信貸向中小微企業傾斜。

中小企業有錢了,受益最大的不是企業主,而是好的項目和行業。好的項目和行業能夠帶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和利潤,最終受益的是投資者。那麼在未來,哪些領域已經曙光乍現了呢?

3

大健康

當前我國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棘手問題,未富先老的聲音不絕於耳。權威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億人,佔總人口17.3%。

但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人均醫療支出佔GDP的比重僅排名全球第12。

所以這2.4億老年人的健康醫療問題,不容忽視。這也意味著其所帶來的健康醫療市場潛力非常巨大。

數據中看得出,2008-2012年的醫療支出複合增長率高達20%。花了錢總會有效果,目前來看,我國針對新藥研發、器械創新等方面都出臺了大量扶持政策。

此外,在許多一二線城市也已經形成了醫療健康群集:在北京形成了以生物技術、新藥研發、器械綜合性的產業集群;在深圳形成了生物技術和醫療器械集群;在上海形成了新藥和器械為主集群;在蘇州形成了生物技術和IVD(體外診斷)檢測集群。

這些產業集群和政策,都將推動醫療健康行業的高速增長。

4

消費升級

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們的食物供給還停留在米票、肉票......然而如今,我們除了柴米油鹽外,還會接觸到各種美食。顯然,這是一個消費升級的過程,而休閒零食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近幾年來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休閒娛樂支出也逐漸增多,休閒食品行業作為休閒娛樂的“主打菜”,也在迅速發展。先來看幾組數據:

2010-2015年,我國休閒食品行業的零售市場規模由4014億元增長到735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2.9%。2016年休閒食品零售市場規模約為8224億元,到2020年規模預計將達到12984億元,2016-2020年年複合增長率預計可達到12.1%。

CBNData報告顯示,截止2017年3月,休閒零食銷售額已佔整個食品行業的超過30%比重。業內人士預計,近3年休閒食品行業銷售收入複合增長率超過20%,年銷售額突破萬億元。預計2020年,休閒食品產業的銷售額將突破2萬億人民幣。

但同樣的問題還是出現了:人均消費額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休閒食品人均消費額為75.28元,韓國與日本分別為53379.42韓元(摺合人民幣約191.05元,匯率按2015年平均匯率折算,下同)與9717.06日元(摺合人民幣約501.40元),英國與美國則分別為77.86英鎊(摺合人民幣約742.05元)與138.02美元(摺合人民幣約859.86元)。

人均消費的不足預示了行業的爆發指日可待,不過這次並非需要國家出政策,而是需要挖掘機會並等待潛力爆發。

5

人工智能

都說人工智能時代來得太快,還沒升職加薪就要被取代。甚至很多觀點認為,像從事醫生、律師等這種相對高級職業的人,未來可能都要“被下崗”。在人工智能時代,10%的人憑藉大數據或許可以佔據90%的財富,打破傳統的“二八定律”。

我們雖然無法影響科技發展,但可以順應潮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和機器競爭,而是去設計、控制機器。所以未來像編程這樣的計算機軟件技術,將來會變成如數學這樣的基礎學科,也就意味著我們的下一代從小就需要與機器“打交道”。

既然我們能意識到,國家當然也會有所作為。目前,國家已經把發展人工智能作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大戰略,2017年7月出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也明確指出要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

無疑,少兒編程教育行業的發展正受到政策紅利的積極影響。

目前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的聯繫也會愈加緊密,新零售、智能家居、智能製造等,比比皆是。

未來已來!蛋糕已經有了,誰來瓜分呢?展博投資親自為你“操刀”。

展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目前旗下股權投資基金已完美佈局醫療健康(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醫療大數據等)、消費升級服務(消費品、連鎖服務、文化娛樂等)教育科技(教育培訓、教育產品研發、教育服務等)和倉儲物流(倉儲服務商、冷鏈物流等)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