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讀本書——焦慮症正在低齡化,如何讓孩子遠離焦慮

每天讀本書——焦慮症正在低齡化,如何讓孩子遠離焦慮

每天讀本書——焦慮症正在低齡化,如何讓孩子遠離焦慮

每天讀本書——焦慮症正在低齡化,如何讓孩子遠離焦慮

過去只要一談起焦慮症,就一定是成年人的話題。可是如今這種焦慮不只是困擾成年人,還將魔爪伸向了孩子。通過2017年的兒童心理調查,3歲——12歲的孩子是焦慮症的高發人群,這也給很多家長帶來了難言的傷痛與困擾。

帶著這樣的問題,我今天就為大家解讀一本書——《讓孩子遠離焦慮》。

每天讀本書——焦慮症正在低齡化,如何讓孩子遠離焦慮

我認真的將《讓孩子遠離焦慮》這本書非常認真的讀了4遍,並學習體會了書中所指導的方法,下面我就把這本書的精華部分為大家做出解讀,並希望通過我的解讀能對你有所幫助。

我想將這本書做個段落式的分解,以便為你做更好的解讀。

  1. 孩子的焦慮是如何產生的?

  2. 焦慮是如何扭曲孩子看到的事實?

  3. 如何增強孩子對焦慮的抵抗力?

  4. 孩子睡覺之前要注意些什麼?

  5. 孩子不愛上學怎麼辦?

對於兒童焦慮症來說,很多家長都會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孩子出現的這些行為是因為他們的年紀還小,等他們長大了就自然會好了。

但通過研究發現,會有20%左右的孩子在他們成年之後,依然無法從焦慮中擺脫出來。有些會因為童年的焦慮症而產生人格障礙。更多的還表現出“社交恐懼症”、“分離焦慮症”等,不只是影響了正常生活,還會向更可怕的抑鬱症轉移。

每天讀本書——焦慮症正在低齡化,如何讓孩子遠離焦慮

我們先來說如何改變孩子對焦慮的看法。

很多家長都會問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的焦慮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有些孩子一天到晚的都很開心,而自已的孩子經常做出反常的行為,還經常的悶悶不樂。

從醫學角度來分析得出的結論就是家長對孩子日常的心理暗示所產生的結果。

在《讓孩子遠離焦慮》這本書中舉了一個例子,這個例子也讓我回想了一下我童年的焦慮。

這個例子是說一群孩子在大街上看到救護車呼嘯而過,有些孩子會很興奮,開心的拍手笑,這是因為孩子們聽到救護車發出鳴笛聲,那是孩子們喜歡的聲音。

而另外一些孩子們則表現出焦慮和恐懼,孩子們在父母那裡得到的信息是這樣的,只要有救護車出現,那就說明有人遇到危險,而這個人可能就快死了!

於是孩子的焦慮就由此而產生,甚至會聯想到呼嘯而過的救護車是開往自已家裡的,家裡人一定有人遇到了危險。

每天讀本書——焦慮症正在低齡化,如何讓孩子遠離焦慮

其實要克服這一步的障礙,家長需要幫孩子改變他們對焦慮的看法,也就是說讓他們明白,他們所聯想的東西是虛幻的,並不會真正的發生,幫助孩子建立起理性的想法。

每天讀本書——焦慮症正在低齡化,如何讓孩子遠離焦慮

再來說說如何增強孩子對焦慮的抵抗力。

書中闡述的觀點並不是讓孩子去直面他們的恐懼,或者是他們平時很害怕的東西。而是要讓孩子從最容易接受的事情開始。比如說你的孩子很怕狗,你可以給孩子找來小狗的卡通圖片,在孩子接受圖片上的小狗之後,就可以帶著孩子去看鄰居家的小狗,還可以給孩子講一些有關小狗的童話故事,讓孩子瞭解小狗並不可怕,而是一個可愛的形象。

舉一反三,通過所有對孩子產生不良心理影響的事物,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解決掉。

每天讀本書——焦慮症正在低齡化,如何讓孩子遠離焦慮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一點是值得注意的,書中提到雖然我們要讓孩子接近恐懼,克服恐懼。但是不能強迫孩子面對恐懼的情景,在整個適應過程中要讓孩子有安全感,而不是讓孩子處於恐懼的環境之中。

另外當孩子突破了一層恐懼之後,家長要給予孩子一定獎勵。本書的作者提出,對孩子來說,獎勵可以把一件可怕的事情,變成一件值得好好努力的事情,不過家長也要注意獎勵方法,不要讓獎勵變成“賄賂”孩子。

每天讀本書——焦慮症正在低齡化,如何讓孩子遠離焦慮

其實在幫助孩子遠離焦慮之前,家長要學會先控制好自已的焦慮。《讓孩子遠離焦慮》這本書中所提到的內容不只是針對孩子焦慮,也包括瞭如何讓家長控制好自已的焦慮。

如果家長總是對一些事物過度反應,那孩子也容易產生恐懼,很多時候,孩子會受到父母行為的影響。

每天為你讀本書,並希望通過我的解讀能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