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的艱難海外拓展之路

在國內共享單車大熱之時,ofo海外拓展之路再受挫,近日,ofo小黃車宣佈,正在著手逐步關停在澳大利亞的業務。這距去年10月11日ofo小黃車官方宣佈正式進軍澳大利亞不到1年時間。

ofo的一位發言人表示,退出澳大利市場是公司作出的戰略性決定,將以國際視野聚焦優先市場。ofo小黃車將在未來的60天內,逐步結束公司在澳大利亞的運營,ofo共享單車將逐步從街道上移除,放置在倉庫中。

共享單車的艱難海外拓展之路

在澳大利亞市場,失利的不只有ofo小黃車,2018 年早些時候,總部位於新加坡的 oBike 公司就宣佈退出墨爾本市場。還有另一家名叫 Reddy Go 的澳大利亞本土共享單車企業也與ofo同時宣佈將退出市場,告知用戶公司正在重組“商業模式,並計劃向每個會員免費贈送兩輛自行車。

與在國內的大熱不同,共享單車在海外的拓展舉步維艱。根據華盛頓郵報稱:“共享單車入駐美國市場的時間沒有超過一年,但是存在的盜竊和破壞事件屢屢發生”。華盛頓一直是美國繁華地帶,並且作為美國首批自由停放型共享單車的實驗地區之一,共享單車的使用者只需要花費1次1美元的廉價租金就可以免費騎行兩個小時的行程。

共享單車的艱難海外拓展之路

雖然現在越來越多的共享單車融入社會,但是隨處可見的被破壞的單車,有的甚至在小溪裡、高速公路上都有被遺棄單車的殘骸,幾乎是其他國家共享單車的翻版。對於共享單車公司而言,共享單車的損失達到5成時將造成致命打擊,而在華盛頓特區,已經有許多共享單車公司損失超過50%的單車。

共享單車的艱難海外拓展之路

而這些“消失”的共享單車:一方面是人為的破壞或者是使用者繞過支付環節,直接將車輛偷走或者搬回家。不少使用者已經破解共享系統,逃避共享單車的商業用途。比如:鑽預付信用卡的空子、將沒有妥善鎖好的單車騎走、破壞共享單車上的二維碼等等。

共享單車的艱難海外拓展之路

雖然這些公司積極採取措施嘗試修復關鎖功能和GPS的定位跟蹤功能,但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無法立即解決當下的問題。

共享單車的停放問題一直存在巨大爭議,ofo進入華盛頓大學後,問題就變得尤為明顯,校園內ofo車輛隨意亂放,破損的共享單車無人修理也無人拖走,嚴重擾亂校內學生的生活壞境。校方最終在2017年11月發佈公告,全面禁止共享單車進入校園。

經過多次交涉,校方給出相應的方案:允許進入,但要給校方繳納費用,還要為校內學生和員工提供50%折扣,並允許學校“在任何時間出於任何理由或無理由扣押任何自行車”。校方還要求設立地理圍欄,讓共享單車停放在被允許的地方,而不是隨意擺放。

共享單車的艱難海外拓展之路

西雅圖是美國蓬勃發展的科技之城,也是美國交通最差的城市之一。

當共享單車出現時,西雅圖將它看作是解決交通問題的好辦法。無樁式共享單車不需要任何基礎設施,也無需任何站點。只要引進這座城市,利用手機GPS功能,手機會告訴你哪裡有共享單車。到達目的地之後將車鎖好,留給下一個使用者就行了。

西雅圖政府和居民本對共享單車的期望是綠色、健康、公平、便宜。但是事實上,隨著10000輛共享單車進入這座城市,現實似乎背離了當初的願望。成千上萬的共享單車成了“阻礙者”。

共享單車的艱難海外拓展之路

西雅圖交通部門收集到的反饋顯示:許多車主指責那些共享單車刮花他們的私家車;道路周邊的人行道被無理“霸佔”;公園裡只要有空地都有共享單車,破壞生態之美;被破壞的共享單車無人修理既難看還破壞壞境。

這直接導致一些人們對共享單車的反感,從而出現了一批破壞者,他們剪斷剎車線,把共享單車直接停放在公共汽車站前,阻礙交通運行,還有些人直接把共享單車扔進河裡。他們試圖用他們的行為方式阻礙共享單車在這座城市裡的發展,增添了居民對它的反感。

共享單車的艱難海外拓展之路

曾擔任華盛頓州交通部部長的道格·麥克唐納(Doug McDonald)向西雅圖交通部門投訴:“整個城市正開始變得像一群行為不端的7歲孩子的後院,而共享單車公司拒絕自己把東西撿起來”。

在國外,共享單車舉步艱難,曾經在歐洲市場成功吸引近15萬用戶的香港共享單車公司GoBeeBike,因為大量自行車遭到破壞以及非法停放不得不關閉了法國城市所有運營業務。新加坡的oBike已經進入清盤狀態。

ofo、摩拜等國內共享單車大佬在海外的拓展之路還能走多久,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