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毛衣編織

一個誕生於七十年代初的棒針花樣,用兩色線交織而成,那時候叫燈芯兒,似乎一直流行至今,只是現在叫馬賽克提花。現在編織毛衣的人少多了,久而久之可能會失傳,本人談談對毛衣編織的看法,如果你感興趣就看看吧。

編織過程:

1、初步設想:根據孩子的身高體重製定成衣尺寸,胸圍100公分,衣長65公分,袖長60公分。款式為插肩高領套衫,雙色燈芯花。

2、線材:恆源祥美麗諾中粗絨線,白色9團,黑色7團半,灰色1團。工具:2.75、3.25環針各一根。

3、織小樣,確定編織密度:3.25針,36針*66行,4針一花樣。

4、織後片,用2.75環針雙羅紋起頭163(4*n+3)針,織2行下針織上針不織。換3.25環針開始織花樣。衣片織了30公分後,發現密度與小樣密度誤差較大,胸圍沒有達到預期。拆吧,花樣織的慢,費時,不拆吧,小了。咋辦?想了兩天,忽然腦洞大開,在側邊加出5公分的橫織片!既避免了拆,又增加了設計感。

5、原先設想,依次織好前後片、側片和袖子,再縫合。在織的過程中,發現線的用量大大超出我的預計,似乎黑色有不夠的趨勢。如何利用那1團灰色也就成了我的又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6、一邊織一邊想,最後決定育克部分圈織,如果黑色夠,再好不過,如果不夠,灰色放在領圈部分,也有可能成為一個小小的亮點哦!

7、圈織育克,要保證花樣的連續性,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袖子最後加出的花樣要與衣片花樣連貫。好再因為小,衣片增加了橫織片,免去了袖子腋下與衣側花樣的對齊。二是在收拉克蘭線過程中,一直要保持花樣連貫,只有每次每條拉克蘭線收掉4針(即一個花樣),才能確保。經過計算,每6行即進行一次減針編織。

8、眼看就要織好了,黑色線果然不夠了,那就用灰色線吧,直接放在黑色線的位置繼續織。嘿嘿,還好,不突兀哈!

9、最後織到領子,連白色線也快不夠了,原本設計的高領也只能用圓領來替代了。

10、為了區分前後,在胸前綴了個小貼畫。大功告成。哈哈,費時費力費線,但一定暖和。

後面付有詳細的花樣織法,很簡單,動手就會。

談談毛衣編織

談談毛衣編織

談談毛衣編織

談談毛衣編織

燈芯兒花樣織法:

1、單羅紋起頭,針數為4的倍數減1針。

例:4*8-1=31或4*15-1=59

2、正面織1行1針下、滑1針,反面也是1行1針下、滑1針。

3、換深色線織:1針下,(上針滑1針,3針下),重複括號裡織法若干次,至餘2針織:上針滑1針,1 針下。

4、反面行深色線織:1 針下,(線甩上上針滑1 針,線甩下,3針上),重複括號裡織法若干次,至餘2針織:線甩上,上針滑1針,線甩下,1針下。

5、正面換淺色線織:3針下,(上針滑1針,3針下),重複括號裡織法若干次。

6、淺色線反面行織:3針下,(線甩上,上針滑1針,線甩下,3針下),重複括號裡織法若干次。

7、正面再換深色線織,重複第三條織法。此花樣針數為:4針*4行

談談毛衣編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