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鏈之爭,能應用落地的才能笑到最後

2018年是公鏈競爭之年,隨著區塊鏈技術逐漸下沉,項目落地成為多方共識,不同公有鏈之間的競爭則愈發激烈。

為何公有鏈競爭如此激烈?因為在區塊鏈領域,一條基本的發展邏輯是“底層公鏈——解決方案——項目應用”。底層公鏈是區塊鏈世界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則用來拓展底層公鏈的性能或為商業應用提供服務支撐。

只有在底層公鏈紮實穩健高效運轉的基礎上,區塊鏈商業應用才能發展和落地。誰在公有鏈競爭中拔得頭籌,誰就控制了區塊鏈世界的入口。

1公鏈是什麼?

公鏈,最典型的老大哥就是ETH以太坊,它作用就像是智能手機的安卓或者iOS系統,你想要開發一個app,必須基於安卓或IOS的操作系統。目前,沒有主網的token(幣),都是依靠在其他公鏈中(如ETH)。企業或個人想要開發一個區塊鏈項目必須直接基於公鏈來完成。

公鏈相較於私鏈最大的不同是,所有人都可以訪問和查看公鏈節點上的資料,所有資料公開透明並且不可篡改,形成去中心化或多中心化的運作機制。

公鏈可以簡單理解為區塊鏈的底層基礎建設,好比房子的地基,或者是城市中的公路,在穩固的地基之上,建築師可自由發揮創意,蓋出各式造型和功能各異的房子。公路蓋好了便能物暢其流,帶動城市經濟發展,建設各式各樣的可能性。現在的區塊鏈世界就好比尚未開拓的處女地,整個產業還沒有最完美的礎建設方案讓開發者開發各種應用,誰能掌握基礎建設,誰就有最大的機會能圈下最完整豐富的生態系。

不如把區塊鏈想成是1990年代剛準備要萌芽的互聯網,沒有人知道在互聯網之上可以長出叫車O2O、視頻網站甚至是外賣服務,現在的區塊鏈也一樣,沒有人知道在區塊鏈上,未來能長出什麼具顛覆性的服務或應用,但可以確定的是,掌握公鏈,就象是掌握了通往區塊鏈的入口,這塊兵家之爭之地,沒有人願意錯過。

目前全球的公鏈系統只有十餘個,要設計出高效能、低延時、高拓展性又低成本的公鏈是極其困難的挑戰,目前在國內有公鏈開發能力的不超過十家。

2底層公鏈的重要性和價值

為什麼公鏈這麼受重視?打個比方,沒有公鏈,那麼開發區塊鏈就猶如在沒有操作系統的手機上開發APP,難度可想而知。所以,基於區塊鏈技術做底層操作系統的公鏈一直是區塊鏈發展的重點。

目前,1.0的BTC(比特幣)、2.0的ETH(以太坊)還在處於ICO階段的號稱區塊鏈3.0的EOS 以及AE 、 ADA、 TREU、 IOST等項目都是區塊鏈的底層基礎技術,基於區塊鏈技術做底層操作系統接的公鏈。

對於目前整個數字貨幣領域而言,基本是遵循“底層公鏈 → 解決方案 → 項目應用”的發展邏輯。

底層公鏈相當於區塊鏈世界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用來拓展底層公鏈的性能或為商業應用提供服務支撐。只有在底層公鏈紮實穩健高效運轉的基礎上,區塊鏈商業應用才能發展和落地。公鏈在整個區塊鏈領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3誰能稱王—最激烈的陣地,最慘烈的競爭

2018年,在公鏈爭奪這場戰爭中,除了幾位大神,還雲集了眾多世界上最聰明的頭腦,都想搶佔未來,爭奪未來世界領袖角色。

如果真的成為公鏈的領袖意味著什麼?

未來的世界,將是建立在去中心化趨勢中的,誰能用自己的底層架構支撐這個世界的運轉,他不僅將積累海量的用戶,還能挖掘到世界上最大的財富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數千個各領域的商業應用項目也正因為底層基礎的薄弱,還只能停留在對未來的預期之中,無法落地。

各種理念的挑戰者都正在加入到這場競爭之中,近日高調發聲的時光元鏈就是一個。

全球公鏈之爭,能應用落地的才能笑到最後

Cardano、Zilliqa和EOS等希望通過不同的技術來增加主鏈網絡的吞吐量。

Aelf和Dfinity通過雲計算來提高區塊的處理效率。

AION和Polkadot主打跨鏈,通過在各條鏈間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實現大連通。

Aeternity、小蟻和本體等則希望通過底層預言技術和共識機制的顛覆,來構建全新的生態系統。

這場主鏈的搶奪戰,終局如何?其中,可能會誕生一家蘋果或谷歌,也有可能突然殺出一匹黑馬,擊敗所有的玩家。這是一個充滿未知,但無限可能的時代。

總而言之,公鏈之爭,最終是公鏈的生態跟用戶群體之間的競爭。技術當然重要,打好地基是基礎。但是不能因為地基打好了,就忽視大樓的構造、設計、裝潢。技術解決的是有跟沒有的問題,生態社群建設解決的是好不好的問題,能不能做起來的問題。

鹿死誰手,尚難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誰能圈住最多開發者,誰就能戰劇這場公鏈大戰的灘頭堡。

全球公鏈之爭,能應用落地的才能笑到最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