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兒童霧化治療,寶爸寶媽了解一下?

查看更多兒童科普知識,快來點擊上方“北京兒童醫院”

訂閱我們吧~

最近冷空氣絕地反擊,請家長注意為寶寶增添衣物哦!

昨天小編搭了一篇有關“兒童霧化”的小科普,不少爸媽表示寶寶哭鬧時,霧化效果會不會更好?小編請到了咱們的老朋友,北京兒童醫院副主任藥師@胡利華 為咱們進行了解答:

“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療法在兒科應用的專家共識(2018版)指出:呼吸節律對吸入藥霧微粒量亦有影響,兒童哭吵時吸氣短促,藥霧微粒主要以慣性運動方式留存在口咽部,而且煩躁不安也使面罩不易固定,因此最好在安靜狀態下吸入。”


春季到,兒童常見傳染病多發,寶寶經常出現咳嗽、痰多、甚至咽喉水腫等呼吸道疾病的症狀。這時候醫生常常會要求進行“霧化吸入”治療。但有的家長會心存疑問:為什麼不打針而選霧化?吸入的什麼藥?是不是有激素?對孩子有傷害嗎?

心存疑慮的同時,又因為去醫院做霧化需要排隊,嘈雜的環境更增加了寶寶的哭鬧,還有交叉感染的機會等諸多不方便的因素,越來越多的媽媽們選擇在家中給寶寶做霧化。

今天就讓藥師來講一下什麼是霧化治療、霧化治療有什麼優勢?在家裡做霧化安全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霧化治療,專業的叫法是霧化吸入治療,是用專門的霧化裝置將藥物溶液霧化成微小的顆粒,這些藥物顆粒懸浮在氣體中,隨著寶寶呼吸進入並沉積於氣道和肺部,從而發揮治療作用。

有關兒童霧化治療,寶爸寶媽瞭解一下?

霧化吸入療法可用於多種呼吸道疾病,如支氣管哮喘(包括咳嗽變異性哮喘)、感染後咳嗽、嬰幼兒喘息、肺炎支原體肺炎、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等,以及氣管插管術中和術後等。

有關兒童霧化治療,寶爸寶媽瞭解一下?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霧化吸入治療應該在醫生指導下,按醫囑規定的用藥方案進行,不可自行隨意使用。

與口服、肌注和靜脈輸液等方式相比,霧化療法因藥物直接作用於呼吸道,具有起效迅速、療效佳、全身不良反應少、不需要寶寶刻意配合等優勢。

哪些藥物可用於霧化治療,有無不良反應?

1、吸入性糖皮質激素

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是目前最強的氣道局部抗炎藥物(這裡的炎症是指機體受到刺激,包括物理的、化學的、微生物的刺激後機體產生的一系列複雜反應:可能是對機體有益的防禦反應,也可能是攻擊自身的有害反應)。現在使用的霧化糖皮質激素有布地奈德、二丙酸倍氯米松和丙酸氟替卡松三種。

大家不用聽聞激素就嚇得“色變”。吸入性糖皮質激素的安全性較好,不良反應發生率遠低於全身使用的糖皮質激素。低劑量下,對血糖、骨密度、兒童生長髮育沒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局部不良反應包括聲音嘶啞、口腔潰瘍、咽部疼痛不適等;通過漱口可以減少這些不良反應的發生。不會漱口的小寶寶可以用乾淨的紗布清潔口腔。

2、支氣管擴張藥物

這類藥物包括有特布他林、沙丁胺醇和異丙託溴銨。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有頭痛、頭暈、震顫、心動過速等。極少數孩子可能出現刺激性的支氣管痙攣。

3、祛痰藥乙酰半胱氨酸

該藥可以使痰液化易於排出。

特別提醒

霧化治療雖然方便,但藥物選擇、劑量、霧化頻次和療程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建議非醫藥專業的寶媽們自己制定霧化用藥方案。

有關兒童霧化治療,寶爸寶媽瞭解一下?

分批霧化還是幾種藥混合在一起霧化?

常用的布地奈德、異丙託溴銨、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二者只能選其一)和乙酰半胱氨酸,這些霧化藥物可以混合在一起同時霧化。

但成人和12歲以上的大齡兒童使用的吸入用複方異丙託溴銨溶液必須單獨霧化,不能與其他藥物混合霧化。

  • 與使用其他任何儀器一樣,霧化治療前認真閱讀霧化裝置的說明書,並確保能正確使用。

  • 定期消毒霧化器,避免汙染和交叉感染。定期更換霧化器,保證有效輸出量。

  • 霧化前半小時儘量不進食,避免霧化吸入過程中氣霧刺激引起嘔吐。霧化前要清潔口腔,清除口腔內分泌物及食物殘渣。

  • 使用面罩吸藥時,在吸藥前不能塗抹油性面膏,吸藥後立即清洗臉部,以減少經皮膚吸收的藥量。

  • 霧化吸入過程中要注意避免藥物進入眼睛。

  • 吸入時讓寶寶處於一個舒服的體位,不要哭鬧,寶寶呼吸的節律會影響吸入藥物微粒量。寶寶哭鬧時吸氣短促,藥霧微粒會主要留存在口咽部,影響治療效果。

  • 霧化治療結束後應漱口,不會漱口的小寶寶可以用乾淨的紗布清潔口腔。

  • 霧化後痰液會刺激寶寶咳嗽,要拍背協助寶寶排出痰液。

  • 藥物開瓶後儲存、使用有汙染的風險。

碩士研究生畢業,北京兒童醫院工作13年,現主要從事門診用藥諮詢工作。

科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藥學部

專長: 兒童常見病用藥,兒童過敏性疾病用藥

諮詢時間:週一、四、五全天

諮詢地點:門診樓地下一層用藥諮詢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