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端午節的傳說,農村這些風俗習慣你知道嗎?農民在傳承

端午節,快到了,這是一年之中比較隆重的節日,我們這邊,農村的很多農民,都會不約而同地,舉行一些紀念活動。比如:釣魚,回孃家、找草藥等等,由於傳統節日端午節的傳說,而形成的農村風俗習慣也很多,農民一直在傳承。

其中,包粽子,就是一項比較受歡迎的活動,農民朋友們,會幾家人圍坐在一起,高高興興,歡歡喜喜的,進行包粽子活動。有的時候,是幾家人坐在一起然後,依次給每家人,包粽子。這樣,每一家也都有粽子吃了,對於太忙的親戚朋友家,沒有包粽子的,大家也會一家給他幾個,有的時候,沒有包粽子那一家人,有的時候,別人送他們家的粽子,比他往年自己家包的都多。

三農:端午節的傳說,農村這些風俗習慣你知道嗎?農民在傳承

包粽子

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這一天一般出嫁的閨女會回孃家,一般媳婦兒會孃家的節日,春節是肯定要去拜拜年的啦,然後就是上半年的端午節,下半年的中秋節,可見,這是一個多麼重大的節日啊,如果中秋是一家老小團圓的日子,那麼,端午節,就是一家父母閨女團圓的日子。

三農:端午節的傳說,農村這些風俗習慣你知道嗎?農民在傳承

包粽子

端午節這一天的到來,也就預示著盛夏已經來了,這一天,我們農村有一個傳統的風俗習慣,那就是,上山採草藥,據說這一天,百草皆為藥。也有說,這一天,人們採集草藥,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傳說中的消災免難,明末,張獻忠攻入四川,到處燒殺搶掠,但是,號令不下,但凡門口掛了菖蒲陳艾的人家,不得冒犯,那是他的恩人,有人走漏了風聲,很多人家都掛了這些草藥,有人認得,有人認得這兩樣藥材,管他呢,有的人家不認識這兩味藥材,有的則是認識這兩味藥材,但是,被拔光了,沒有了,於是,都掛上藥材吧,有的農民,也不認識藥材啊,管他呢,是草就行,這些當兵的,也不認識藥材,怕殺錯人被砍頭啊,萬一,這恩人,剛好也不認識,掛錯了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凡掛了草本植物的人家,一律不敢冒犯。於是,端午節在家門口掛草藥的風俗習慣,一直延續傳承至今!

三農:端午節的傳說,農村這些風俗習慣你知道嗎?農民在傳承

掛草藥

話雖如此,但是,人們現在還是主要採集一些已知的,認識的草藥回家,比如魚腥草、白茅根、蒲公英、艾蒿等等,這一天的來臨,預示著盛夏來臨,驕陽似火,炙烤大地,人體會比較虛弱;加上大地溼氣的蒸騰作用,農村山林各種有毒物質會隨氣流湧動,加上天熱,各種毒物可能會到處出沒,也是它們積聚的有毒物質最毒的時候,比如土蜂,蛇等等,所謂一物降一物,當這些東西危害到人們的時候,這些植物藥材,經過一個春天的生長,到了盛夏,基本已經長定型,藥效也積累得差不多了,所以,人們會採集草藥,也備不時之需,人們也喜歡在這一天,熬一些已知的草藥,比如石菖蒲,陳艾,魚腥草等等,喝湯,順便會熬一大鍋水,用來洗澡,預防疾病。

三農:端午節的傳說,農村這些風俗習慣你知道嗎?農民在傳承

掛艾草 菖蒲等

說到蛇,我還想到了,咱們這邊端午節,還有喝雄黃酒的習俗,小的時候喝過,現在一些農村,還有人喝,但是,不建議喝,雄黃酒,對人體可能不安全,建議大家,拋灑一些雄黃在農村家庭周邊即可,一可以泡酒噴灑在認為有毒物出現的地方,主要是防蛇,電視劇演的白娘子和許仙,在端午節那一天,喝了一味藥酒——雄黃酒,然後,蛇精都現原形了。

三農:端午節的傳說,農村這些風俗習慣你知道嗎?農民在傳承

掛草藥端午節的這一天,是紀念屈原而設置的,傳說屈原在這一天因為國破家亡,毅然投江,是愛國主義的彰顯,同時,人們也會警告小孩兒,屈原是被“水怪”拉下水的,不準下河玩水,不然水怪會拉你下去,從側面教育小孩不要玩水,因為端午前後,一般都是雨季,河水會暴漲,小孩的安全教育也很重要。大人們開始繼承流傳久遠的釣魚活動,把魚釣出來,相傳是避免魚兒們毀壞了屈原的身體,端午一般都會漲水,漲水的時候,釣魚也要比平時好釣一些。

三農:端午節的傳說,農村這些風俗習慣你知道嗎?農民在傳承

紀念 屈原

這就是,關於端午節我們本地的一些傳說,我們農村的這些風俗習慣,你知道多少呢?當然,上述這些,均為民間傳說,無從考證,農村的很多習俗,農民一直在傳承,但是已經被現在的年輕人慢慢遺忘啦!如果,你們知道更多的民間習俗的,別忘了,評論進行補充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