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奔生來娘奔死,生死只隔一層紙 母愛偉大不是矯情

“聽說神不能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即使到了媽媽的年齡,媽媽的媽媽還是媽媽的守護神。媽媽這個詞,只是叫一叫,也覺得瞬間哽咽。媽媽,最有力量的名字。”


——韓劇《請回答1988》

因為被13集的紀錄片《生門》刷屏,我又去翻看了電影版。這部片子講的事情很簡單,女人生孩子。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婦產科裡,大部分產婦都是從各地轉來的疑難、危重和急症。片子叫“生門”,生命孕育之門,卻每分鐘都有可能出現生死考驗和臨危決擇。

兒奔生來娘奔死,生死只隔一層紙 母愛偉大不是矯情

保大還是保小?

第一位媽媽陳小鳳,情況非常危險,被醫生稱之為“定時炸彈”。她是中央型前置胎盤,雙胞胎、重症糖尿病,預估需要5萬元的手術費。沒有任何醫保,隨時會大出血,丈夫手裡只有5千元,保大人還是保小孩?

醫生面無表情地告訴這位爸爸,不交錢便沒有辦法進行下去,藥和手術都是交過錢,電腦才能發放和安排。

兒奔生來娘奔死,生死只隔一層紙 母愛偉大不是矯情

醫生:“沒錢有沒錢的方案。如果說沒有錢你就要考慮保大人還是保小孩?”

爸爸:“我都得保呀,可實在湊不到錢呀。”

鐵漢柔情,淚灑病房。對於醫生的詢問,這位手頭空空的爸爸卻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不管命賤還是命貴,對於父母來說,子女都是無價的。

兒奔生來娘奔死,生死只隔一層紙 母愛偉大不是矯情

故事裡這位爸爸的大哥在老家積極借錢,無私地幫助弟弟和弟媳,病房裡對鄰床陌生人的關照,溫暖人心。情感的光輝,在貧窮的背景下顯得更加耀眼。

要命還是要子

第二位媽媽夏錦菊,她在孕26周的時候就已經住院了,吃喝拉撒都只能在床上,整整躺了一個多月,終於扛到了孕32周。

兒奔生來娘奔死,生死只隔一層紙 母愛偉大不是矯情

她有兩個女兒,都是剖宮產。這是第三胎,而她這次的情況異常的兇險。32周,早產B胎盤前置,長在了前兩次剖腹產的疤痕上,還穿透子宮肌層。這就意味著胎盤被拿出後,血會噴湧而出。

兒奔生來娘奔死,生死只隔一層紙 母愛偉大不是矯情

她是個開朗、陽光的女人,進入手術室,她還依然樂觀,對醫生說:“你給我做手術,我放心。”

手術很順利,15秒,孩子就拿出來了。然而,她開始產後大出血,出血量一下子2000毫升。人身體裡只有4000毫升血液,這一下,就流掉了半條命。

醫生找到手術室外的夏錦菊父親,要求切除子宮。得知要切除子宮,夏錦菊一再央求醫生:“能不能不切子宮啊?我才33週歲,你們再努力一下,我再堅持一下。”

兒奔生來娘奔死,生死只隔一層紙 母愛偉大不是矯情

猶豫許久,醫生還是尊重了夏錦菊的意見。可是接下來出血量迅速達到七八千,相當於全身的血換了兩次!而此時的夏錦菊已經暈厥過去,隨後心臟第一次停止跳動,第二次停止跳動……

最終,醫生將夏錦菊的腹腔塞滿了紗布,送到了ICU。

孩子生下來了,萬幸,夏錦菊的命也保住了。

這是她第三次剖腹產,她的子宮已經脆弱的如同一張薄紙。為了生孩子,肚皮三次剖開又縫上,每一次都在已經癒合的疤痕上再次切下去。

當她為孩子殊死搏鬥的時候,丈夫還在廣東做生意,一直沒有露面。在她身上,我看到一個女人對生育的付出與執念,這個瘦小的媽媽身上蘊含著強大的力量,甚至敢挑戰死亡。

一定要生男孩?

第三位媽媽曾憲春,為了生一個男孩,懷了第三胎。妊娠晚期,子宮穿透,命懸一線。

兒奔生來娘奔死,生死只隔一層紙 母愛偉大不是矯情

她繼續生孩子的目的是,要一個男孩。她丈夫說,我們農村習慣必須要個男孩,沒有男孩會被人笑話。

得知第三胎是個兒子後,曾憲春的小姑子在電梯裡,泣不成聲。面對鏡頭,她邊哭邊說:“我哥之前只有兩個閨女,一直以來想生個男孩。家裡面就我們(兄妹)兩個。為了保這個小孩,我們家裡面都好辛苦。”

曾憲春冒著生命危險,就為了要個兒子。為了不被周圍的人笑話,這位媽媽賭命懷胎,換來全家的熱淚。說不清是喜還是悲,只是心疼這位媽媽,心疼她的孩子們,小小年紀承擔差點失去媽媽的風險。

母愛偉大,不是矯情

看《生門》裡的故事,就像是看身邊的人和事,真實而震撼。不僅僅是感嘆“兒奔生來娘奔死,生死只隔一層紙”的世事無常,更多的是對這些媽媽的心疼和敬佩。

兒奔生來娘奔死,生死只隔一層紙 母愛偉大不是矯情

生孩子,不是矯情

你有沒有聽過這類風涼話:都是這麼生孩子的,怎麼就你事情多?生孩子是瓜熟蒂落天經地義的事情,矯情個什麼勁兒?

也許大部分媽媽在生育時,沒有經歷《生門》那樣生死一線的生產過程。但沒有兇險不等於沒事,好嗎?

為了迎接小生命,我們害怕各種可能的意外,怕吃得不健康、怕身體營養不良,怕寶寶發育不健全,甚至害怕一場感冒會帶給寶寶危險。戰戰兢兢小心翼翼,把自己生死拋之腦後的孕育,你憑什麼說這是矯情?

每一次孕育,不管是對寶寶還是媽媽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如果給不了,請閉嘴。

兒奔生來娘奔死,生死只隔一層紙 母愛偉大不是矯情

生孩子,是母愛天性

為什麼這些媽媽對生育如此執著,甚至不要命?除了養兒防老、延續生命的觀念之外,恐怕更多的是,我們骨子裡與生俱來的母愛天性,和對小生命的希望與期待。

這個小生命,讓我們的人生更加完整,讓我們體驗到母愛這種美好的情感。我們想帶他看看這世上所有的風景,一如我們見過的那般。

兒奔生來娘奔死,生死只隔一層紙 母愛偉大不是矯情

生孩子,請老公陪在身邊

夏錦菊生產時情況危急,但她的丈夫此時在外地做生意。每家的情況不一樣,不能苛求每一位丈夫必須守在待產妻子身邊。

可你是她的老公、是寶寶的爸爸,有你在,她才能安心。你的陪伴,是其它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如果可以,請不要讓妻子一個人,面對無人分擔的疼痛,面對未知的意外,甚至面對死亡。

希望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準爸爸們,在你的妻子生孩子的時候,一定要陪在她身邊。

如果她在死亡邊緣徘徊的時候,你都沒辦法陪她一起面對。那麼,還有什麼時候,是非你不可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