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背後的文化底蘊

漢字背後的文化底蘊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和漢字打交道。走在大街上,你會看到標牌、廣告;親友之間聯繫,你會提筆寫信或者用手機發信息;瞭解國內外新聞,你要看報紙或者上網。這麼看起來,漢字真的可以說無處不在。

那麼,你知道我們平常看到或用到的漢字,它們為什麼寫成這樣或那樣的形狀嗎?又為什麼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意思嗎?

漢字背後的文化底蘊

舉例來說,“尋常”表示“普通”“平常”等意思。其中“常”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尋”在這裡是什麼意思呢?原來,“尋”在古代是一種丈量寬度或長度的單位,它在甲骨文裡的字形是人的兩臂伸展的樣子,表示伸開兩臂丈量寬度,具體尺寸是商周時期的八尺。

而“常”也有表示長度的意思,它的具體尺寸是“尋”的兩倍,也就是一丈六尺。因此,“尋常”最初的意思就是不太長的、日常比較常見的長度,後來逐漸就有了“平常”“普通”等含義。

由此可見,看上去平平常常的漢字,它們背後卻鋪陳著廣博的知識背景,隱含著豐厚的文化底蘊。

漢字背後的文化底蘊

人生識字憂患始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在《石蒼舒醉墨堂》中曾經寫道:“人生識字憂患始。”按照東坡先生的說法,識字是思考人生的開端,是關注自身,關注家事、國事、天下事的必由之路。

就辨識漢字字形、瞭解漢字意義而言,例如現在比較常用的表示顏色的“顏”字,一般語文教學大致會講解它的偏旁、結構、讀音、意義以及相關詞語等等。

漢字背後的文化底蘊

而我以為,無論是識字教學還是個人學習漢字,如果也能關注漢字字形與意義之間的關聯,以及意義本身的源流變化,則既可以起到幫助理解與記憶的作用,同時也會激發學習者探究漢字奧妙、觸摸傳統文化的興趣。

就說“顏”吧,它右邊的“頁”最初指的是人的頭部,因此,“顏”最初的意思肯定和人的頭部有關。的確,“顏”最初指的正是人的面部兩眉之間的部位,也就是眉心、眉頭。

詩仙李白曾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豪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再聯繫“笑逐顏開”“和顏悅色”等等說法,可見“顏”是人的情緒、態度等心理狀態的晴雨表。而“色”最初意思恰好是“顏氣”,也就是臉色。所以,“顏”和“色”後來就發展出表示顏色的意思。

一花一草總關情

中華民族是最重視親情的族群,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歷來為廣大民眾所稱道。所謂“至愛親人”,其中“親”最初表示距離極近的一種狀態。而普天之下,無論是物理方面還是心理方面,與我們每個人距離最近的,莫過於賜予我們身體髮膚、撫育我們長大成人的父母。因此,最能當得起這個“親”字的,首先是我們的父母“雙親”。

因為有父母,所以無論是直系還是堂親、表親,我們才會有一眾“騎馬打仗”或“過家家”的兄弟姐妹,有未曾謀面的祖上、後人。這些血脈上的同齡夥伴、祖祖輩輩、子子孫孫,都是我們情之所繫並且銘刻於心的眷屬與親人。

實際上,一個“情”字,又何嘗只限於親友之間。看一看我們身邊的大千世界,花草樹木無處不在。而對於自然界的萬千植物,從古至今一直流傳著“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落紅不是無情物”等等說法。

以上兩種看似矛盾的習慣用語,其實前者重在強調人是“性情中人”,理應有情有義;後者則彰顯草芥塵埃也是有感覺、有情懷的生命體,同樣需要人類的關注與尊重。

中華文明上下幾千年,從古至今一向不缺乏寄情自然的人與事,“東籬採菊”的陶令,“梅妻鶴子”的林逋,守著十棵參差不齊古松怡然自得的白居易,無數先賢用他們體察、關愛自然的胸懷,在“松、竹、梅、菊”中鐫刻真情與大愛,並給後人留下玩味和感動的空間與源泉。

感受文化學做人

頤養性情,這是古往今來修身觀念的重要體現,是做人的根本。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由小漸大,由近及遠。

而漢字裡的“才”字,恰好十分精當地描摹了草木積蓄能量、衝破硬殼與地面、露出生機勃發的幼芽的狀態,而且這初生的嫩芽也預示著必將長成參天大樹的壯美遠景。

對於刻畫“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古文字“才”,清代大儒段玉裁綜合古人理念,出言精闢:“草木之初而枝葉畢寓焉。生人之初而萬善畢具焉。故人之能曰才。言人之所蘊也。”

漢字背後的文化底蘊

由此可見,在古人看來,原本表示草木萌芽的“才”,雖然自身稚嫩、弱小,實際上卻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和各種可能性,這種情況也相當於呱呱墜地的嬰兒與生俱來的天賦,只要有適宜的土壤和精心的培育,再加上自身意願和努力,棟樑之材指日可待。

漢字背後的文化底蘊

歡迎感興趣加盟國學教育者的諮詢,諮詢熱線 4008217199 18721516157 吳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