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看國家寶藏,這些文物也值得關注《一》

最近國家寶藏節目爆紅,引發了社會公眾的博物館熱情,吸引了無數觀眾走進博物館,一睹歷史文物的風采,激發了公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驕傲和自豪感。

都在看國家寶藏,這些文物也值得關注《一》

長安作為13朝古都,有長達1100年的建都史,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王朝周、秦、漢、唐都定都城,自然是古蹟眾多,珍寶無數。但是和這些絢麗多彩,珍寶無數的偉大朝代相比,魏晉時期由於政權更替頻繁,社會動盪,長安不是首都等原因,陝西地區現存這一時期的文物不管是種類,還是質量,都出現了相當程度上的“斷層”。

不過在陝西曆史博物館裡面還是有一件稀世珍品值得我們關注,它就是國家一級文物,現存於陝西曆史博物館的“晉歸義羌王”金印

都在看國家寶藏,這些文物也值得關注《一》

它於1939年被人發現於陝西省靖遠縣,大小如麻將,外開呈長方形,駝紐金質,陽文篆字,上刻“晉歸義羌王”。它是西晉時期晉王朝贈給羌族首領的官印。印文形式承自西漢宣帝以來傳統,在贈給少數民族首領的官印之首,署“漢”或“晉”字,下為民族名,並在民族名的前後加上“歸義”二字,又常以駝鈕作為這種印的基本鈕式。其中“歸義”是漢晉政府給予其統轄的邊遠少數民族首領的一種封號。

羌是居住在我國西部地區的古代少數民族,西漢時期與漢朝廷時戰時和,最後接受朝廷管轄,為附漢的羌民。東漢以後,羌人勢力變強。到西晉末年至東晉時期,北方少數民族乘天下大亂,分起爭雄,部分羌族首領依然認為晉朝是正統,歸附晉朝。這枚金印應是晉朝廷頒賜給歸順晉朝的羌王印綬。

都在看國家寶藏,這些文物也值得關注《一》

羌族不僅是華夏族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中國歷史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形成都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如今,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汶川等地,現有人口約30.6萬人。羌族部分地區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萬物有靈,多種信仰的靈物崇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