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命運都渴望向上的人生

每一種命運都渴望向上的人生

這是我從去年12月以來第5次參加大象點映活動。昨天上午,我在城南參加一個少兒演講比賽活動,擔任評委。簡單吃過午飯,就斜穿整個杭城,到登雲路上的金象影城,觀看大象點映的紀錄片《出·路》。

每一種命運都渴望向上的人生

每一種命運都渴望向上的人生

曾經3次高考失敗、如今已經48歲的鄭瓊導演始終痴迷於紀錄電影,從2009年到2015年,她連續6年跟蹤拍攝了3個孩子尋找人生出路的故事:甘肅大山深處的小女孩馬百娟,每天走十幾裡山路,去只有5個學生的小學唸書;湖北的高三複讀生徐佳,揹負著家庭的希望備戰他的第三次高考;北京女孩袁晗寒,有才華,會畫畫、寫詩,卻整日覺得無聊。6年的時間裡,他們長大成人,尋找各自的出路。

每一種命運都渴望向上的人生

袁晗寒

每一種命運都渴望向上的人生

徐佳

每一種命運都渴望向上的人生

馬百娟

每一種命運都渴望向上的人生

鄭瓊導演

隨著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特別展映和大象點映的介入,《出·路》受到了很多電影愛好者的歡迎。在大象點映上看到,僅僅只有不到一個月時間,這部紀錄片已經點映了59場,正在點映的還有111場,口碑非常不錯。

每一種命運都渴望向上的人生

今天我不想評論這部電影的得失,而只想說“點映”方式的興起帶來的文化娛樂理唸的改變。早在讀大學時,我就非常痴迷電影。那個時候,看不到電影史上的名片,只好通過讀電影劇本來解渴。什麼“新浪潮”“新現實主義”“左岸派”,都是在那個時候知道的。畢業時,同為影迷的同學給我的留言是“同速 24格/秒”。這個留言只有影迷才看得懂。

每一種命運都渴望向上的人生

雖然互聯網的興起,為我們提供了觀看電影的便利,讓我們看到了許多隻在書本上讀到過的片子,以及那些院線老闆不願意排片的藝術電影和先鋒電影,但也僅限於個人在電腦上的瀏覽,缺少大銀幕觀影的獨特樂趣。直到一年多以前,大象點映的出現,終於讓觀眾擁有了更多的觀影權利,讓那些有別於娛樂電影的藝術片登上了大銀幕。昨天的觀影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因為怕觀眾不多,點映《出·路》開始選擇的是金象影城的50座小廳。不料報名馬上就滿了,於是緊急“升廳”,先後升到100多座、200多座的中廳、大廳,還是不夠,最後乾脆升到金象影城最大的334座的IMAX巨幕廳,放映時居然基本滿座。在巨幕廳看紀錄片,實在是難得的享受,非小小電腦屏幕可比。

每一種命運都渴望向上的人生

更難得的是,大象點映和金象影城為電影愛好者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交流平臺。昨天觀看電影后,影友們竟然在這個IMAX巨幕廳討論了40多分鐘!發言者爭先恐後,非常熱烈。如果不是因為後面還有電影排片,這個討論絕對還要延續下去。這個場面,令我感動不已,走出影院後依舊浮想聯翩。

每一種命運都渴望向上的人生

每一種命運都渴望向上的人生

我們一直在高喊“提高觀眾素質”“反對低俗趣味”,但是電影市場上依舊充斥著大量平庸、無聊的電影作品。大象點映不僅給電影愛好者提供了觀影的選擇,而且提供了交流討論的平臺,這不恰恰就是提高電影觀眾素質的一種好方法嗎?我想,長此以往,杭州城裡真正熱愛電影、懂得電影的觀眾會越來越多,觀賞電影的水平會越來越高,優秀的藝術電影會越來越有市場。

每一種命運都渴望向上的人生

正如觀影之前大銀幕上那句廣告語說的,“每一種命運都渴望向上的人生”,每一種不同的觀影體驗,也會給我們不同的藝術享受和精神昇華。這是一個多元的世界,《出·路》所闡發的不同階層人生的不同選擇沒有好壞之分,不同的電影類型和愛好也沒有高低之別。人生有無數種可能,電影也該有無數種形態,這才是這個紛繁複雜世界該有的樣子。

每一種命運都渴望向上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