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盛古鎮,古代巴縣旱碼頭之首,素有「長江第一旱碼頭」之稱

豐盛古鎮,古代巴縣旱碼頭之首,素有“長江第一旱碼頭”之稱

豐盛古鎮,古代巴縣旱碼頭之首,素有“長江第一旱碼頭”之稱

豐盛古鎮,古代巴縣旱碼頭之首,素有“長江第一旱碼頭”之稱

豐盛古鎮,位於重慶市東南邊陲,在明末清初開始建立,曾是重慶去南川、涪陵的重要驛站,該鎮歷史悠久,於2002年4月被重慶市政府命名為重慶首批20個“歷史文化古鎮”之一,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巴南區豐盛古鎮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重慶市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始建於宋代,明末清初因商貿業發達而興場,為古代巴縣旱碼頭之首,素有“長江第一旱碼頭”之稱,其獨特的巴渝古商業文化氣息充蘊於古街古巷之間,結合歷史上“九龜尋母”自然山水格局的城鎮建設,體現了典型的巴渝傳統人居環境營建思想。

豐盛古鎮,古代巴縣旱碼頭之首,素有“長江第一旱碼頭”之稱

豐盛古鎮,古代巴縣旱碼頭之首,素有“長江第一旱碼頭”之稱

豐盛場,世間傳說種種,都有其出處、由來,但盛傳而有據可考的是“封門場”、“峰門場”,其一“封門”,是曰,場鎮的四面,均設有柵子門封之,明末農民起義軍張獻忠進攻重慶,途經封門,關上四門屠場,謂封門;其二,是曰,場鎮唯一出口在兩山之間,山峰陡險,稱峰門。豐盛一名還是清末確名至今。

豐盛古鎮,古代巴縣旱碼頭之首,素有“長江第一旱碼頭”之稱

豐盛古鎮,古代巴縣旱碼頭之首,素有“長江第一旱碼頭”之稱

豐盛古鎮,古代巴縣旱碼頭之首,素有“長江第一旱碼頭”之稱

豐盛古鎮因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於2002年4月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命名為重慶首批20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2005年2月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了《豐盛鎮古鎮保護規劃》。豐盛鎮人民政府自2002年起,相繼制定了保護措施,投入的大量的資金,保護古鎮,改善基礎設施,因此也迎來了成千上萬訪古尋幽的四方遊客。2008年12月23日獲得了由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及國家文物局聯合頒發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稱號,並於昨日舉行了正式掛牌儀式。“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為國內最高級別的歷史文化遺產稱號。

豐盛古鎮,古代巴縣旱碼頭之首,素有“長江第一旱碼頭”之稱

豐盛古鎮,古代巴縣旱碼頭之首,素有“長江第一旱碼頭”之稱

豐盛鎮位於重慶市巴南區東面,也是巴南區東部的邊沿鎮之一,距解放碑約44公里,是巴南、涪陵、南川三市區的交匯處,“一腳踏三縣”就生動而客觀地闡明瞭古鎮的位置,幅員面積68.95平方公里,人口2.2萬人,轄8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其場鎮人口近5000人。豐盛鎮是巴南區的生豬養殖大鎮,市的蠶桑基地鎮,盛產的優質稻、生薑、地瓜、菸葉、西瓜、桃李、禽蛋等農副產品暢銷市內外。

豐盛古鎮,古代巴縣旱碼頭之首,素有“長江第一旱碼頭”之稱

豐盛古鎮,古代巴縣旱碼頭之首,素有“長江第一旱碼頭”之稱

豐盛古鎮,古代巴縣旱碼頭之首,素有“長江第一旱碼頭”之稱

全鎮森林覆蓋率達42%,轄區內人文、自然景觀和地質、地貌奇觀勝多,眾多的山嶺之上、阜丘之中,明清時期修造的山寨寺廟有近50處,現有許多保存完整的古民居、古建築,“川渝”式碉樓仍存15座,境內有上百畝的楓樹深秋紅葉、響水湖及崖下的12級瀑布和60多處地下溶洞群等自然景觀,還有“九龜尋母”、“地下潮河水倒流”、“三潮水間歇泉”、“出魚洞”、“紫雲響石”等世間罕見的奇特的地質、地貌奇觀,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尤為豐富。

豐盛古鎮,古代巴縣旱碼頭之首,素有“長江第一旱碼頭”之稱

遊覽豐盛古鎮,一定要細細的走街串戶,深入民居才會有收穫,當地的老鄉異常的好客,在遊客隨意參觀拍照之時還會有茶水奉上,或者是拉遊客進堂屋,坐下來慢慢聊述人情舊事。不過豐盛古鎮真正的魅力之處,卻在於長壽之鄉、碉樓古寨、潮洞奇觀和紫雲響石。

豐盛古鎮,古代巴縣旱碼頭之首,素有“長江第一旱碼頭”之稱

位於古鎮東南1.20公里處的三潮水天坑潮泉是一種奇特的自然景觀,充滿了神奇,三潮水天坑潮泉群在地面上共有4處潮泉點,即三潮水、幹洞、龍潭和磨房灣,它們相距約150—300米,都是三潮水地下潮河的天窗。“未見其貌,先聞其聲”,站在路邊,即可聽到轟隆隆的巨響,經過幾十步石梯便下到坑底,只見清澈見底的泉水從坑底北端觀音廟流出,一直向天坑南端流人地下。三潮水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每隔2個小時漲退潮一次,一天可漲退潮12次,每次有三潮,“三潮水”由此而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