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財務人,是老闆最想要的?

什麼樣的財務人,是老闆最想要的?

財務人,在公司中通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處理著公司經濟的來源去向,但同時又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他們有獨立的辦公室,默默做著記賬報稅轉賬的工作,和同事接觸不多。財務人做到一定的年齡,很容易迎來瓶頸期,比下,沒有剛畢業的年輕人那麼精力充沛、知識更新快,比上,沒有財務管理層具備分析數據、公司決策的能力。財務人,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還需要不斷更新知識,學習新政策,還要學會挖掘數據價值、為公司提決策建議。

那麼,什麼樣的財務人是老闆最想要的呢?

一,有明確的職業規劃

這是個人的目標問題。財務人,最怕的就是沒有規劃,在最基礎的憑證、記賬、報稅工作中,消磨時光,等到人到中年,才發現自己已經失去職場優勢,再沒什麼競爭力。因此,財務人踏入職場的時候,首先應該對自己有明確的規劃。

如何擁有正確、健康的職業生涯規劃,這裡提個“一核雙驅”職業生涯管理模型,這裡所謂的“一核”,指的是一個核心,即:優勢,找到自己的核心優勢在哪裡?“雙驅”,指的是由“內在自我驅動”(由“性格特質+興趣傾向+職業理念+專業技能”構成)和“外在成長驅動”(由“行業定位”+“企業匹配”+“路徑設計”+“向上管理”構成)所組成的生涯管理生態系統。結合自己的核心優勢和內外在驅動力,做出明確的職業規劃,並按照規劃有目標地前進,這樣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向上,老闆也會看到你的進步。

,能分析出變化並且能很快找出原因提出對策

這是財務管理的基礎問題,一切變化都需要及時的把控,尤其發生不利的跡象的時候。這時候需要財務部門及時召集相關部門採取對策。

比如應收款變大就找銷售,存貨增加就及時召集供應鏈,資金短缺及時開源節流,等等。關鍵是找清要點,分析清問題,對症下藥。這其實是要求財務要有數據,流程清楚,並且從數據中分析出需要的價值,很多時候財務缺乏數據或者數據基礎薄弱。

比如某司的存貨變化=發運的標準成本-(當月製造費用+製造費用差異),沒有成本差異分析,就無法說清存貨變化;

總之,要學會分析數據,以強大的數據做支持。不然就無法找到並說清楚原因,導致老闆一問三不知,或者問了三個問題就沒辦法支撐了。

,能幫助老闆提升公司業績,給老闆一些有益的建議

這就要求財務對公司的財務和業務要先知先覺,這個前提是熟悉公司業務。不熟悉公司業務就是無源之水。

要以老闆的標準和眼光去看公司的業務和績效,簡單講就是換位思考。你是老闆,你最關心什麼?想要什麼?一般來說財務的推動力比較弱,如果有老闆的大旗,事情就相對好辦的多。這就要求財務急老闆之所急,為老闆排憂解難。這樣財務的價值才會體現。當然在推動中無形會增加其他部門的工作和需要他們的配合,也會產生一些矛盾,這時候也需要有更多的溝通和談判達到互贏,不然就需要強勢的手段去推進。

其實,財務不僅僅是冷冰冰的數字、概念、準則,還是一種科學,一種藝術。它蘊藏著數據的價值、體現著經濟的原則。財務人,做著看似重複、枯燥的工作,其實裡面也藏著無限的樂趣和機會。當你對自己有明確的規劃,學會和數據打交道,並能夠通過數據發現問題,幫助老闆解決問題,那麼,你會越來越受到老闆的歡迎和器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