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表到財務報表分析

前面給大家講了三張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

財務報表到財務報表分析

資產負債表是財務報表的“母表”,現金流量表就是對資產負債表裡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這一科目的解釋;損益表就是對資產負債表裡的“未分配利潤”這個科目的解釋。

以下是彙總了對三張報表的比較。

財務報表

比喻

動態報表

基於的會計準則

資產負債表

底子

一張照片

權責發生制

損益表

面子

一段錄像

權責發生制

現金流量表

日子

一段錄像

收付實現制

三張財務報表雖然已經在財務界沿用了很多很多年,但是不可否認其中仍然有很多缺陷。

比如說,資產負債表其實應該叫資產資本表來的更加確切一些。因為資產負債表其實不單只是包括了資產和負債兩項科目,其實還包括了所有者權益項目。那麼資產負債表右邊的負債+所有者權益應該叫企業的“資本”更加確切一些,因此資產負債表應該叫資產資本表來的更加合理和確切。

財務報表到財務報表分析

比如說,目前的損益表裡面,只是包括了負債的資金成本,即企業借款籌資需要企業支付的借款利息,但是股權籌資的股權資金成本,即我們使用股東投入的資金所需要付出的費用成本缺沒有反應在目前的損益表裡面進行相應地扣除。因此,根據現有的利潤表格式編制出的企業淨利潤其實都是虛高的,因為沒有扣除股權資金成本。

講完了三張最基本的財務報表,那麼很多人會問,我們看一家企業的財務報表,到底應該看什麼呢?只是看這些簡單的數字嗎?還是一些計算出來的簡單財務的比率分析?

財務報表到財務報表分析

在這邊先具一個小小的例子,比如說,我們可以從財務報表中的資產負債表的某些資產科目的變化看出公司戰略正在發生轉型。

例如,

存貨變化:佔流動資產比重增大,可能由服務業進入製造業,或是製造業之前的轉型,但轉型不成功導致的存貨積壓;或者轉型之後規模擴大,生產的產品量大幅增加所致。

應收賬款變化:佔流動資產比重增加,進入競爭更激烈的市場、信用賒銷力度加大,業務模式變更。

固定資產\在建工程變化:佔總資產比重增加,輕資產領域進入重資產,服務行業進入製造行業。

財務報表到財務報表分析

其實我們從財務報表中可以看到公司戰略的轉型,還可以看到很多方方面面的內容,可以根據財務報表對公司進行估值,我們後面要講的就是與財務報表分析相關的更加精彩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