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啓動 大慶轉型路上寫實「油頭化尾」答卷

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启动 大庆转型路上写实“油头化尾”答卷

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建設現場。

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启动 大庆转型路上写实“油头化尾”答卷

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建設現場。

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启动 大庆转型路上写实“油头化尾”答卷

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建設現場。

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启动 大庆转型路上写实“油头化尾”答卷

大慶市2018年新建續建“油頭化尾”項目表(部分)

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启动 大庆转型路上写实“油头化尾”答卷

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讓大慶石化煉油躍上“千萬噸級”,成為全省“油頭化尾”的強悍發動機。

黑龍江日報7月17日訊 7月7日,龍江振興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啟動建設。這是在新時代資源型城市轉型之路上“趕考”的大慶人交上的一份高分答卷,必將鐫刻在大慶轉型發展史冊上。

習近平總書記在對我省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大慶要以“油頭化尾”為抓手,推動石油精深加工,推動“油城”發展轉型。總書記的殷切囑託,為大慶轉型發展開出“關鍵藥方”,為大慶融入國家新一輪石化產業規劃佈局指明方向。

不負重託,鏗鏘前行。一年多來,省委省政府成立推進“油頭化尾”專班,與中石油聯動,統領大慶地企雙方從頂層設計入手,相繼出臺黑龍江省和大慶市“油頭化尾”實施方案,將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寫實為“頭號工程”,牽一髮而動全身。

在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生態環境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今年3月19日,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列入國家《石化產業規劃佈局方案》,3月28日省發改委核准,4月27日中石油批覆可研,4月28日省環保廳批覆環評,6月28日中石油批覆基礎設計。

伴隨著這一“巨頭”項目的啟動,“油頭化尾”發動機發出最強悍的轟鳴聲,刻寫下龍江和大慶振興發展的新高度。大慶石化煉油一步躍上“千萬噸級”,為大慶乃至全省做強“化尾”、拉長石化產業鏈條提供了量足量大、價格優的化工原料保障。

做大“油頭”奠基“化尾”第一接續產業歷史性破題

“油頭化尾”,“頭”不強,何談“尾”壯?

在《關於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意見》中,大慶市委市政府明晰了城市發展定位,居首的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和化工城市”。“石油城”早已馳名中外,但“化工城”依然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經過59年的開發建設,目前大慶油田依然保持著油氣當量4000萬噸的世界級高水平,即便到2025年原油產量降至2000萬噸後,大慶仍是中國重要的石油產出地。隨著俄油、俄氣過境量逐步增加,未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大慶“油頭”都有可靠保障,“化尾”也有原料基礎。危中生機,時代把大慶推上更高的發展層級:有效提高一次原油加工規模,最大程度實現煉化一體化。

目前,大慶石化、煉化、中藍等企業總體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達1930萬噸,但這僅僅是理論數據。這三大央企受上級“物料平衡”約束,導致近年大慶原油加工量一直處於1200萬噸左右。大慶石化乙烯年產能120萬噸,受制於上游煉油與下游精深加工銜接不夠,近5年的實際產量只有產能的近81%,一直處於“吃不飽”狀態。煉化一體化發展深度不夠,成為全省“油頭化尾”產業發展的短板。

問題找準,靶向解決。去年5月,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把“抓好大慶石化千萬噸煉油擴能改造項目”寫進報告,為大慶石化千萬噸“大煉油”項目的實施明確了時間表,上升為省委省政府“一把手工程”。中石油特事特辦,加快項目可研和基礎設計等前期工作,使該項目僅半年時間就具備了開工建設條件。在當下全國煉油能力過剩的大背景下,此舉難能可貴。

“大煉油”項目的實施,意味著大慶石化原油加工能力將由每年的650萬噸提高至1000萬噸,一躍而具備了“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的產品能力,成為大慶建設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的中堅力量。大慶做大“油頭”的戰略考量正在變成現實,也為全省“化尾”產業發展奠定基石。

中石油同時決定,利用俄油資源適度擴大大慶石化原油加工能力,優化裝置結構,增產化工原料供應地方企業發展化工延伸產業。

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概算總投資44.47億元,包括新建每年9萬噸MTBE、22萬噸烷基化、120萬噸連續重整、200萬噸催化裂化、 60萬噸氣體分餾、50萬噸汽油脫硫、兩套2萬噸硫磺回收等9套裝置,改造每年350萬噸常減壓、120萬噸加氫裂化、120萬噸汽柴油加氫精制3套裝置。其中,MTBE和烷基化裝置將於今年8月份建成、10月份投產,加氫裂化改造將與今年裝置大檢修同步完成,重整裝置將於2019年建成投產,催化裂化、汽油脫硫等裝置將於2020年8月末前建成中交、10月末實現開車投入運行。全部投用後,預計每年可新增銷售收入159億元、稅收30億元。

從上世紀90年代起,大慶人開始二次創業,全力以赴探求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之路,但作為第一接續產業的石化產業始終沒有真正破題。今天,隨著大慶石化千萬噸“大煉油”項目的啟動建設,困擾了大慶人近30年的“心結”終得開釋。

依託百萬噸優勢原料“化尾”產業項目應勢而生

時間是偉大的作者。上世紀60年代,大慶石化煉油廠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遲焦化、尿素脫蠟、新型常減壓五套裝置,被譽為煉油工業的“五朵金花”,也是新中國石油化工的“拓荒者”。

行動是最好的解讀。今年7月7日,與當年“五朵金花”為伴的一間小會議室內,省委書記張慶偉、中石油董事長王宜林、省長王文濤、中石油總經理章建華,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等相關司局長,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的專家以及大慶地企領導座談、簽約。一個產業項目領受如此高的“待遇”,大慶首次。省委常委、副省長李海濤感言,省委省政府和中石油“四巨頭”為一個具體項目齊聚“四級基層單位”,黑龍江也是第一次。

翻開大慶市政府與中石油東北化工銷售公司、大慶石化公司簽署的協議,記者領略了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不同尋常的“重量”。

三方協議約定,自項目投產之日起,大慶石化每年可向大慶地方提供18萬噸丙烯、26萬噸液化烴、28萬噸混合二甲苯、22萬噸甲苯,化工原料總量94萬噸;中石油承諾,該項目優化增產的乙烯,將全部支持大慶用於發展地方精深加工。這意味著,大慶發展“化尾”產業將增加上百萬噸“口糧”。此外,大慶乃至黑龍江“化尾”企業採購這些原料的成本,至少每噸可節省從山東等中部省份採購所需的600元至800元運費。這在過去,是任何企業都不敢奢望的。

為此,7月7日隨長江商學院企業家團來訪的新疆國際實業董事長丁治平說,他的企業主體是做石油化工的,來大慶發展“化尾”能享受這樣的政策,讓他深感震撼。

從去年開始,大慶地企成立推進“油頭化尾”專班,多方合力、高端謀劃,制定了《大慶“油頭化尾”產業實施方案》,特別是對承接百萬噸基礎化工原料的產業路徑進行超前謀劃,力求接得住、吃得下、消化好。4條重點產業鏈、3個百萬噸“化尾”產業基地、26個節點項目應勢而生。

圍繞汽車輕量化、軌道交通、冰雪產品、現代農業等產業方向,確定了乙烯、丙烯、碳四、芳烴4條重點產業鏈。乙烯產業鏈重點發展乙烯共聚單體、EVA及精細化學品,丙烯產業鏈重點發展以丙烯酸、丙烯腈和環氧丙烷為原料的下游產業鏈,芳烴產業鏈重點發展以PX、苯酚丙酮為龍頭的下游高端聚酯彈性體、纖維和聚碳酸酯,碳四產業鏈重點發展以異丁烯為龍頭的橡膠、MMA及高檔潤滑油添加劑。

圍繞4個重點產業鏈條,重點打造3個百萬噸“化尾”產業基地。百萬噸化工新材料基地重點發展新型顯示材料、碳纖維、新型建築功能材料、醫藥衛生防護材料,百萬噸精細化學品基地重點發展鑽井、採油、油田化學品、集輸用化學劑、橡塑增塑劑,百萬噸橡塑基地重點發展汽車化學品、農用化學品、管材和食品級包裝材料。

已謀劃成熟的26個節點項目計劃總投資417億元,全部建成投產後預計年新增銷售收入500億元、稅收100億元,吸納就業4300人。今年,大慶重點建設以承接原料為主的26萬噸丙烯腈、7萬噸丙酮氰醇、5萬噸MMA、65萬噸對二甲苯等關鍵節點項目。明年,重點建設20萬噸ABS、20萬噸聚碳酸酯、 20萬噸壬醇等產業延伸項目。

大慶市委市政府表示,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把“化尾”產業項目承接好,確保“化尾”項目與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同步規劃、同步開工、同步建設、同步投產。

擔當使命只爭朝夕打贏“油頭化尾”主戰場攻堅戰

坐落在世紀大道一側的“油立方”,“出身”上海世博會。凡去過“油立方”的人,都體驗過這樣一個4D場景:如果石油及其產品從我們的生活中瞬間消失,世界將會怎樣?

對此,志在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當代大慶人,給出了自己的解讀:抓住歷史性機遇,舉全市之力,以東北最優營商環境,打贏龍江“油頭化尾”主戰場攻堅戰。這既是大慶人的使命,更是新時代的擔當。

2017年,大慶規模以上石化產業主營業務收入981.7億元、增加值280.4億元,要實現千億元增加值依然任重道遠。

按照省委省政府推進“油頭化尾”產業的決策部署,大慶人正以釘釘子精神,只爭朝夕,全力攻堅。

在重點項目上,今年建設3個“油頭”項目、28個“化尾”項目,除大慶石化項目啟動外,大慶聯誼550萬噸重油催化熱裂解等13個項目實現開復工。

在招商上,瞄準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地區資本和產業轉移,已與北京宣力、大連海潤、上海華誼、山東萬華化學、河北信諾立興等大型化工企業達成合作意向,部分項目已簽約落地。

在資金支持上,設立“油頭化尾”產業發展母基金,規模40億元,以母基金注入子基金撬動社會資本,目前大慶市和大慶高新區已支持國有企業投入4億元,下步計劃引入省屬產業基金,擴大資本規模。

在體制機制創新上,推動地方國有企業與駐慶油化企業所屬的生產服務型企業合作,通過參股、控股、獨資建設託管等方式承接“化尾”項目建設。

在提升園區功能上,對宏偉、興化、林源3個化工專業園區的產業發展、空間佈局、環境保護、安全和公用工程5個專項規劃進行了重新調整,3個專業園區區域控詳規劃擴大到122.8平方公里,為“化尾”留足空間。

在服務上,對“化尾”項目涉及的環評、節能審查、建設工程規劃類許可等10個行政許可事項開展承諾制改革試點,業務部門接到申請後,3個工作日內可完成審核。大慶聯誼550萬噸重油催化熱裂解、昊慶化工50萬噸硫酸鉀等項目已享受到試點支持。

這就是新時代大慶人的高分答卷——奮筆疾書轉型發展的歷史,捧給這座英雄城市光明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