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大人的價值觀強迫孩子分享

別拿大人的價值觀強迫孩子分享

最近啊,我聽說了這麼個事,我有一哥們,他家孩子叫毛蛋,在外面玩的時候,被人欺負哭了,但是他爸又不知道該如何給自己孩子爭這口氣,這不,上我這兒訴苦來了。

話說那天,天氣難得晴朗,毛蛋他奶奶帶著他在公園玩滑滑梯,一群小朋友玩著正高興的時候,來了一個體型比較健壯的小朋友,暫時叫他大熊,這個大熊啊,看到了滑滑梯,興奮地跑上去,也不排隊,就硬生生扒開正在排隊的小朋友,自己一個人滑了下去,正當別的小朋友準備接著滑的時候,這個大熊又順著滑梯的滑道一點點爬了上來,這樣一來,別的小朋友都玩不了了,大熊就一個人滑下來、爬上去,獨佔了滑梯,毛蛋本來是排在大熊後面的,這時候急的大叫“你憑什麼一個人玩,不給別人玩!”大熊白了他一眼“誰有本事搶,就誰玩”

毛蛋跟他講道理,這小男孩反而動手推了毛蛋,還說毛蛋沒本事,搶不過他,毛蛋那個委屈,身體和心靈都受到了傷害,回家後還一直悶悶不樂的。

毛蛋這事兒就是遇上了典型的熊孩子,自私、霸道,還不懂分享,這類孩子在我們身邊還真不少,但是,這個不懂分享的事兒倒是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故事。

我們編輯部的思姐,家裡有個乖巧懂事的小閨女,叫桃子,今年剛上幼兒園,在幼兒園裡,老師教育大家,要學會和朋友分享,桃子就記住了,回家後,凡是有小朋友上她家玩,她都很大方的把自己的玩具拿出來一起玩,但是有這麼一次,有個小朋友特別喜歡桃子的一個芭比娃娃,桃子爺爺就大方地說“喜歡就送你吧。”這時桃子就不幹了,這是爸爸送她的生日禮物,對她來說很有意義,很重要,桃子不依不饒,滿地打滾,就是不送,大人們格外尷尬,爺爺這時不耐煩地說“不就是個娃娃嘛,以後再給你買,咋這麼不大方呢。”

這兩個故事呢,是兩個比較極端的例子,現在的家長和老師,一直在教育孩子要學會分享,因為分享是一個雙方都會產生愉快體驗過程,分享也可以鍛鍊孩子的交際能力。然而,實際操作時,家長們都很容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感受。

從出生到學齡前的孩子,正處於自我中心階段,年齡越小,就越以自我為中心,認為所有東西都是自己的,幾乎沒有分享的概念,隨著年齡的增長才逐漸去自我中心化。所以,你不懂孩子的心,還逼著人家分享,這不是強人所難嘛。孩子這種自我中心的認知過程,也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隨著年齡和經驗的累積,孩子們的認知是逐漸完善的。

當孩子認識到哪些東西是屬於自己的,是自己可控制的,進而才能將自己的經驗遷移到其他人身上,明白他人也和自己一樣有物品的所屬權,有自己的界限。認知的發展過程大多數都是由己及人的過程。哪怕您的孩子,此時看起來霸道不講道理,隨著他認知的升級,和您對他的教育,最後他仍能成為一位有禮貌的小紳士。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大人應該少拿一些成人的價值觀來脅迫孩子,哪怕是分享這種小事,相信孩子,比命令孩子更能讓他們成長。


文|顧虹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