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愛的質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如何提高愛的質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如何提高愛的質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一位農夫得到一塊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鋤頭。很快,這塊玉變成了更小的玉,而形狀始終像石頭,並且越來越沒價值。

年輕的父母也得到了一塊玉——可愛的孩子,多年以後的結果是,可愛的孩子有的優秀長大,有的卻令人失望至極。而二者的區別,就是後者使用的,常常是“鋤頭”。而幸運的是,年輕的父母,你們可以決定你們使用的工具。

如何提高愛的質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提高愛的質量

父母之愛都深如大海,但有質量差別,決定質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學歷,收入,地位等,而是對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對細節的處理水平。

孩子在成長中會遇到不少讓他們感到困難和恐懼的事,家長的職責是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讓孩子以積極平和的心態面對,把痛苦降到最低。

比如打預防針這件事,如果你去衛生所或是醫院看,那些打針的孩子一個個都哭得哇哇的,很多家長會用哄騙,威嚇,強制的手段讓孩子打針,但家長的做法不但放大了孩子的痛苦,也沒有教會孩子在遇到困難時勇敢面對。

事實上,孩子的忍耐力是驚人的,只要不嚇著他們,給出一個合適的心理預期,他們多半能夠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難的事情。那麼,家長可以怎麼做?

首先告訴孩子,打針是讓身體棒棒,預防生病的方法。而孩子在理智上接受了,但還是會在乎打針疼不疼,可以平靜地告訴他,“哦,有點疼,不過疼的不厲害,就像坐小板凳不小心摔個屁墩兒一樣”,而不是“一點都不疼”。

也可以鼓勵孩子,“爸爸媽媽覺得寶寶很勇敢,你試試看自己勇敢不,能忍住就不哭,要是忍不住,想哭也沒事。”這樣的說法給孩子鼓舞,讓他覺得自己很勇敢,又給了他退路,讓他覺得想哭也沒事。

重要的是,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語氣輕鬆而愉快,表現出打針確實是很簡單的事情。兒童從小理性面對一些困難或者痛苦,才能從容鎮定面對生活中的問題。

如何提高愛的質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另外,生活中還有很常見的問題是捉弄孩子,逗孩子,讓孩子哭泣,害怕,給孩子帶來的則是擔心,失落。成人覺得很好玩,以為不過是逗孩子著急一下,哭一下鼻子,一笑就沒事了。

其實,這些行為都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這些對於孩子來說毫無趣味,只會讓孩子有不安和不被尊重的感覺,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懼和對他人的不信任。所以凡遇到此類事情,家長要禮貌而堅決的制止,這不是小事,尤其對孩子來說不是小事。

如何提高愛的質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每次提到孩子的學習,難免會提到陪孩子寫作業的事情。很多家長會陪孩子寫作業,但事實上, “不陪,才能培養好習慣”。

因為家長陪孩子學習的時間越長,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監工。而孩子從骨子裡是不喜歡一個監工的,最多表面上暫時屈從他,內心絕不會聽他的話。所以說,陪孩子寫作業,不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而是對兒童自制力的日漸磨損。

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孩子剛上學的時候,對學校生活,寫作業還比較陌生,在旁邊給予一些指導和提醒,可以讓她儘快熟知一些基本規則和做法,熟悉後,就可以不再管她,不陪寫,也不檢查作業。

如何提高愛的質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陪孩子寫作業還有一個壞處是,有些家長因為陪孩子付出了時間和辛苦,就產生討債心理,當孩子成績不好或習慣不好時,就會說:我花那麼多時間陪你培養習慣,你居然學成這樣!這樣的話更讓孩子喪失自我管理的信心,同時也會產生負罪感,這對孩子的道德成長也沒有好處。

另外,當孩子玩過頭,忘了寫作業,家長也不要責備,因為誰都有忘記事情的時候。我們想下該怎麼解決,家長一著急就替孩子做決定,人的天性是願意遵從自己的思想,排斥來自他人的命令。所以應儘量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選擇,哪怕是相同的決定,如果它不是來自家長的指令,而是來自孩子自己的意願,他也更願意去執行。

如何提高愛的質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改變不正確的成績觀

其次,家長要明確,不是對孩子提出什麼要求,孩子就能實現。不然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會成績優異、習慣良好、多才多藝、品貌出眾——那樣的話做家長真是件輕鬆愜意的事。

而上帝似乎有一種“不公”,比如成績,“分數越要越少”這個現象很殘酷確實存在。一些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上費盡心血,孩子卻成績差、習慣壞;另一些家長看起來做得輕輕鬆鬆,孩子在學習上卻又自覺成績又好。這讓許多對自己孩子失望的家長感嘆自己“命不好”。其實這些“命不好”的家長完全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那就是改變不正確的成績觀。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學習上,成功動機過強或過弱都不好,一是對學習不利;二是對保持不利。庸俗目標只能給孩子帶來庸俗的刺激,不會產生良好的內在動力。從上小學就追求分數,會使孩子形成畸形學習動機,變得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學習興趣,影響考試成績。

如何提高愛的質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家長引導孩子面對知識本身而不是完美的考試分數,孩子在學習上的潛力才會慢慢噴發出來。幾乎沒有哪個孩子會愈挫愈勇,他們需要成功體驗。成功體驗不是偶爾得到的高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後的喜悅。

兒童天生就懂得自尊自愛,“爭強好勝”其實是一種天性。孩子入學後,即使家長不說什麼,他們都會產生對分數的追求,對名次的渴望。面對卷子,他們每個人都會盡了全力表現出最好的自己,絕沒有一個孩子明明會做,故意做錯,故意讓自己拿不好的成績。

家長要建立這樣一種信心:不提分數或名次要求,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從家長的態度中知道,學習不是為了分數,不是為了和別人比,而是為了自己學會。他不對分數斤斤計較,才會最終獲得好成績。

這是個奇怪的定律——想要“100分”,就別要求孩子考100分——聽起來像個悖論,但它真正成立。

如何提高愛的質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使用一把精美的刻刀,才能雕琢好一塊玉。採用正確的教育方法,我們才能培養他成為一個獨立而健康的個體。

如何提高愛的質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俠姐預告

如何提高愛的質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可讀性:★★★★★

嚴謹性:★★★★★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一本家庭教育暢銷書,由教育專家尹建莉編著,記錄她16年的的教子手記。可以說,這本書可以引起一場家庭教育的革命,改變很多家庭教育的錯誤觀念,有著極強的實用性,能很好地借鑑,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工具書。

如何提高愛的質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每日談心,最有趣最有料的心理學媒體,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