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兩個簡單指標 助你躲過90%的網貸雷(附表)

一個並不寧靜的夏天。

最近的情況,P2P投資人已眾所周知。在各類問題泛動的漣漪之下,P2P投資人行為逐漸形成分化——前一類投資人,有如驚弓之鳥,恨不得把所有的P2P投資,不管大平臺小平臺,不管到期的沒到期的,哪怕是割肉,都要全部下車;而另一類投資人,則趁亂而出,伺機而動,帶上大把的子彈,專門蹲守目標平臺的債轉區——18%以上的年化,亦或7-9折的割肉債轉,若是在半年、甚至一個多月前,何曾有機會見到過這般光景?

當然,作為中規中矩、風險承受能力一般的投資人,既沒必要盲目割肉,也無須冒險去接盤高息債轉。雷潮的背後必然體現出一定的共性,瞭解其形成的原因,才能夠在坦然面對,在接下來的投資中顯現出波瀾不驚。這篇專欄,曉典就問題平臺的兩大共性作出解析,並列出當前落實較好的平臺名單,供各位投資人參考。注意,是參考,曉典希望關注的粉絲能夠擁有獨立思考,最終的投資決策留給各位自己。

一、合規指標

“有銀行存管,為什麼雷了?”

“信披做得還不錯啊明明……”

“有三級等保,有ICP證,怎怎怎麼又雷了?”

想必各位對於這些話題,是相當的眼熟。然而,大部分觀點,都是從一個割裂的角度去看待平臺,而不是平臺整體。無論是銀行存管,亦或三級等保,其他指標等等,都只是合規指標的一部分。那麼,合規之規,主要有哪些?

最主要的依據,還是P2P網貸行業的1+3,包括暫行辦法、存管指引、信披指引和備案指引,還包括一些自去年12月整改驗收文件頒佈以來,各地下發的驗收綱要文件。

通過主流資訊可以看到,暴雷平臺的立案,主要以非吸名義。可憐的受害者,平時看著平臺感覺做事挺靠譜,態度挺真誠,還有大V專家站臺,好端端的咋成了非法了?

說到1+3,看似簡單,實則包括了多達上百條的豐富信息,對網貸平臺的運營設置了各種條條框框。若是違反其中主要條款,甚至是紅線,便可以以非法論處之。比如暴雷平臺最常見的自融發假標,便是《暫行辦法》裡的禁止內容,又如銀行存管缺失,肆意挪用投資人充值資金,便是《存管指引》中的禁止內容,再延伸一下,互金協會曾對0逾期0代償的披露做過相應整頓,而不少暴雷平臺,正是0逾期0代償的反面典型。

有鑽研精神的讀者,有事沒事把1+3文件拿來大聲朗讀三遍外加抄寫三遍,必定對你的投資選擇大有裨益,讓你再也不會碰到非法集資平臺。但總有一些人覺得,看那些生澀的文件好麻煩啊——這裡有個捷徑指標:P2P法律意見書。

P2P法律意見書,官文叫做合規性審查報告,既是信披指引裡面的一項指標,又是各地備案驗收文件當中的必要資料。法律意見書涵蓋了網貸平臺在合規事項中的方方面面,由執業律師出具、簽字和蓋章。根據公開資料,一些平臺的法律意見書多達上百頁——你瞧,為了證明自身合法,平臺需要提供這麼多頁材料,所以又怎麼能僅憑一個銀行存管,一個三級等保就判斷平臺合法合規呢?

網貸之家曾經發布過公開研報,對法律意見書的披露情況進行了梳理,曉典拿來直接引用:

別怕!兩個簡單指標 助你躲過90%的網貸雷(附表)

別怕!兩個簡單指標 助你躲過90%的網貸雷(附表)

別怕!兩個簡單指標 助你躲過90%的網貸雷(附表)

有些暴雷平臺,生前喜歡開各種投資人見面會,投資抽獎送這送那。要知道,各地開投資人見面會可是個非常燒錢的東西。P2P法律意見書的標準一出,各P2P平臺那個哀嚎,好貴,沒錢。有錢開見面會,沒錢請律師?還是醒醒吧。

二、實力指標

P2P網貸機構,全稱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監管對它的定位,是信息中介,不是信用中介。但根據目前的情況,一旦項目發生逾期,投資人慣性思維要求平臺或者相應的第三方給個說法,也因此,《信披指引》裡擁有代償金額、代償筆數這兩項。

但平臺能夠找到代償機構,本身也與它自身的實力有關——否則一個窮光蛋,沒有好處,誰來代償?所以說,盈利能力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指標,它代表了兩重含義,其一,平臺有實力找到能夠及時代償的第三方機構;其二,正因為平臺能夠盈利,股東、實際控制人也有繼續經營下去的意願。盈利指標在P2P網貸平臺披露的審計報告中有所體現,先前網貸之家CEO湯迪濤也有過公開演講,曉典在此不贅述,將相關表格拿來直接引用:

(平臺太多了,這裡只貼一部分)

別怕!兩個簡單指標 助你躲過90%的網貸雷(附表)

三、合規指標+實力指標的結合

兩項指標結合起來,大致可以整理出一份符合雙指標的平臺名單。不過,曉典在此做出一些說明:

法律意見書注重有效性,有些過期的各位讀者就不要在意了,監管的規定是,每年4月底前披露上一年度的。還有的法律意見書沒有兩個律師的簽字,看看就罷了。

審計報告同樣需要關注有效性,有的平臺至今木有披露上一年度審計報告,建議讀者保持警惕。另外有一些平臺,審計報告只披露了封皮,還有的披露了資產負債表、權益表,偏偏就缺少利潤表——恰恰是心虛的表現。假若自己盈利充分,有這麼一個大利好,難道還會藏著掖著不披露麼?

下面給各位讀者展示曉典整理符合雙指標的P2P平臺名單:

別怕!兩個簡單指標 助你躲過90%的網貸雷(附表)

四、當下P2P網貸投資的一點思考:

1. 評級榜單作為參考,切莫當作決策手段。有關注債券的讀者會發現,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連城投、AAA級債券都開始違約。評級不是萬能,有一定的侷限性、滯後性,正如曉典在上一篇文章所說,將別處參考降低到30%以下。

2. 瞭解平臺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曉典早在2018年5月,就闡述過實際控制人的重要性,並盤點過40家P2P網貸平臺的實際控制人披露情況,可以移步:《幕後老闆是誰?40家P2P平臺實控人披露盤點》。 曉典回顧了一下,到目前為止,披露實際控制人的這40家平臺無一家逾期。俗話說得好,冤有頭、債有主,願意把實控人披露出來的,說明坦坦蕩蕩,不懼隱身。不過曉典也有關注到,這40家平臺中有這麼幾家傳出了賣身傳聞,建議各位讀者盯緊了。

3. 企業貸被玩壞的例子不斷上升,批量造殼、批量輸血成為了某些無良上市公司抽乾P2P平臺、侵害投資人利益的不齒手段。請各位讀者注意風險,對於企業借款項目不透明的,務必遠離。對於企業借款項目披露相當透明的,注意扒一下里面是否存在關聯關係。

4.法律意見書疊加盈利指標,目前還是一片淨土。平臺合規,律師盡調,那便排除了非法集資的風險;平臺盈利,那便降低了平臺不願意繼續經營下去的可能性。所以,作為P2P投資人切莫驚慌,保持對平臺的足夠關注,保持對風險的敬畏和獨立思考,P2P依然可以選擇。

文末,曉典再對P2P平臺提一點建議:少發點沒用的加息券,多發點合規的信息提振投資人信心。你今天給我發年化高達6%的加息券,不好意思,認為有風險的我還是不會投;但如果你今天披露了昨日兩個律師簽字的法律意見書,哪怕沒有加息券,我立馬整合資金去挑選項目——平臺保持和提升人氣固然需要努力,但請你們,向著正確的方向去努力,這樣才能夠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