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值量化薪酬設計:34個人干106人的活,企業實現增薪降本附模板

點擊右上角“+關注” 【薪酬績效合夥人戰略】 頭條號,長期分享企業管理實戰乾貨知識!

導讀:

產值量化薪酬設計:34個人幹106人的活,企業實現增薪降本附模板

二線操作層員工的薪酬機制,一直是大多數企業的難題。比如財務人員、行政人員、HR部門等等。他們的工作瑣碎、規律性不強、目標少、量化程度低、經常變動職責、臨時事務多……在激勵上,常常是獎少扣多。在管理上,很難量化和檢視。

一線員工可用目標激勵、計件計薪,實現多勞多得、多創造多回報。二線操作層員工可以做到嗎?

如果將二線操作層員工的工作以(個人產值化十價值化)進行設計,相信可以解決這個難題。

企業與員工是一種交易關係,企業向員工購買他直接貢獻的產值與價值。如果員工做出的結果達不到企業的要求,企業可以對既定的產值標準進行減扣,並按實際認同的產值計算產值回報。

產值量化薪酬設計:34個人幹106人的活,企業實現增薪降本附模板

二線員工薪酬設計存在的問題:

  1. 工作難於量化跟蹤
  2. 喜歡攀比
  3. 是否保密
  4. 不易做績效衡量
  5. 崗位容易目標不清、標準不定

把考核轉化為激勵,在激勵當中有考核,考核當中本身就有激勵。員工拿到多少錢,是對他最好的考核。

產值量化薪酬設計:34個人幹106人的活,企業實現增薪降本附模板

由於二線操作層員工的工作具有以下特點,所以,固定薪酬幾乎成為首選的薪酬方式:

(1)工作煩瑣、細微,無法量化(量化成本很高);

(2)工作範圍、工作內容經常變動,缺乏規律;

(3)工作難度、強度的衡量沒有可參考的標準,無法價值化;

(4)臨時性的工作項目多,處於被動性的工作地位,無法高效管理。

由於多數採用固定薪酬模式,同樣帶來很多問題:缺乏工作主動性與積極性,喜歡攀比工資高低,不願意承擔責任,忽

視工作結果,工作配合性很差,只做分內的事情……

固定薪酬模式,是很多中小企業人效低下、執行力差的一個重要根源。同時,也扼制了人才的成長動力,不能將人的潛

能與價值充分挖掘出來,極大地浪費了人才與人效。

二線崗位薪酬設計應基於個人產值、價值的薪酬計算模式。強調按個人的產出和價值計算員工報酬。

產值量化薪酬設計:34個人幹106人的活,企業實現增薪降本附模板

產值量化薪酬設計:

一1、產值化管理中的一些名詞解釋:

實產值:直接創造企業收入的產值。如銷售、產量等。

虛產值:不能直接對應企業收入的工作量。如行政服務、財務服務等。

公共產值:可以開放給其他崗位的產值。

崗位產值:僅限指定崗位完成的產值。

可明確定價產值:易測量且有明顯測量意義的產值。

打包產值:不易測量或無明顯測量意義的產值。

二、產值量化薪酬設計的三大原理:

  • (1)多勞多得:讓員工為自己幹,做的越多越好,收入就應該相對越高。
  • (2)一專多能:在擁有一技之長的基礎上,在有主職角色的基礎上,讓員工可以同時承擔更多的工作角色,發揮更大的作用。
  • (3)複合價值:根據工作流程與工作量,以高效為目標,合併部門、崗位的職責功能,4個人的活交給3個或2個人幹,通過優化人效,給員工更多提高能力、增加收入的機會。
產值量化薪酬設計:34個人幹106人的活,企業實現增薪降本附模板

三、產值量化薪酬的設計理念

從固定薪酬的概念上來講,如果員工犯錯、無法達到標準、未正常履行職責,通常企業是採用批評糾正或直接罰薪的方式來處理。如果處理輕,員工不在意。如果處理重,員工會反彈。而罰薪,除了老闆,管理層都習慣於做老好人,導致各種規則制度無法正常執行。當然,處罰多了,更容易引起員工反感,影響工作狀態及歸屬和認同,還會加大員工的流動率。

對於企業而言,既然支付了薪水,就應該得到員工相應的勞動成果。由於報酬設計方式上,採用整體打包和前置確認,對工作結果和效果也無法量化和明確,所以導致員工的價值貢獻。

產值量化薪酬將企業與員工的關係定位為交易關係。即通過科學設計,建立企業與員工交易規則,明確企業向員工購買什麼?如何購買?如何定價與結算?

產值量化薪酬設計:34個人幹106人的活,企業實現增薪降本附模板

四、產值量化薪酬的設計步驟

  • 第一步,分析:崗位重點分析,工作事項、花費時間、分佈規律、工作強度難度、工作價值、測量方式。
  • 第二步,量化:找出易測量的部分,並對易測量的部分進行時間、數量、價值分析,易測量的部分為工作總量的30%~50%。
  • 第三步,定價:初定易測量部分的工資佔比,並分別定價。
  • 第四步,歸類:崗位產值,指定崗位或流程緊密的崗位才能做的部分。公共產值,通過培訓或指導,可以公開招募執行者。
  • 第五步,測算:測算各崗位的可能性收入,通常,測算後的工資會低於原工資。
  • 第六步,打包:
    對不易測量部分進行分類打包,並建立管控標準。
  • 第七步,開放:開放更多的公共產值,進一步提升人效。
  • 第八步,優化:不斷調整、修正、擴充產值項目。

產值量化薪酬落地感觸

一家企業主說:二線基層員工做了產值模式,積極性完全不同,比如以前財務部的員工們都不想做錄發票、蓋章的事情,現在搶著幹;員工以前怕工作忙、盼清閒,現在主動找事做。因為各項有價值的工作都實現產值化,定價計薪、多勞多得。

產值量化薪酬落地效果

某廣告印刷企業原有員工106人,通過實行產值量化薪酬模式,在企業銷售額略有增長的情況下,僅用員工34人,員工人均工資增長50%,企業利潤大幅增長。(注:此為真實案例,無聊者勿噴!想了解產值量化薪酬

具體如何操作可購買書籍《績效核能》,或直接加王剛老師好友)

某品牌大區經銷商,二線崗位員工9人,月薪合計約3.1萬元。通過實行產值量化薪酬模式,二線崗位員工工作量不變僅用2名員工,月薪支出8400元,光工資一項每月為企業節約利潤2萬餘元。(注:此為真實案例,無聊者勿噴!想了解產值量化薪酬具體如何操作可購買書籍《績效核能》,或直接加王剛老師好友)

模板:某企業產值量化薪酬方案

產值量化薪酬設計:34個人幹106人的活,企業實現增薪降本附模板

推行一專多能,構建複合型崗位(人事+財務)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我們共同交流,學習!

薪酬績效合夥人戰略師:致力於幫助企業解決“薪酬績效”、“員工激勵”、“股權合夥人設計”等管理難題,讓理論實際落實於企業執行上。

分享是一種美德,如果您認為本文對您有幫助,請您在下方發表您的評論,也歡迎您轉發讓更多人受益,感謝您的一路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