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近期關於中美貿易爭端的三個謠言

澄清近期關於中美貿易爭端的三個謠言

近期網絡上有傳播關於中美貿易爭端的三個謠言,特澄清如下。

謠言一:世貿組織駁回了中國對美國301徵稅的起訴,同時判定中國的反制措施違規。

從2017年8月美國發起301調查開始至今一年時間內,美國已經在WTO被各成員起訴17次。其中有兩起案件,正是中國訴美國301關稅案和232關稅案。17起案件中有三起已經進入了爭端解決專家小組程序,其餘處於磋商程序階段。同期,中國在WTO中被起訴兩次,分別是美國與歐盟告中國技術轉讓與知識產權案,兩起案件均處於磋商階段。

一般情況下,進入專家小組程序之後九個月才會出一審裁決。目前中國訴美國的兩起案件和美國訴中國的一起案件均沒有進入專家小組程序,因此何時能夠出一審判決時間未定,更不存在中國起訴被駁回的問題

WTO被訴案件的裁決,一般被訴方敗訴的比例會比較高。可能美國預期會有大量被訴案件以及由於美國對已經敗訴案件的裁決有意見,在特朗普上任以後,美國就採取了杯葛世貿組織上訴機構大法官任命的辦法,使得7個上訴大法官到明年年底只剩1人,導致上訴機構即將處於癱瘓狀態,無法組成需要3名大法官的上訴庭。

以上美國17個被訴案件一審裁決之後,若敗訴,美國必然上訴,但屆時因為上訴機構無法組庭將導致終審裁決無法出臺。美國濫用權力杯葛上訴機構大法官任命的做法受到了WTO成員的廣泛譴責。但由於WTO成員協商一致的機制,目前各成員對此狀況尚無解決辦法。

目前美國尚沒有在WTO起訴中國的反制措施,因此不可能出現WTO裁決中國反制措施違規的情況。

謠言二:世貿組織於2018年7月11日宣佈中國為封閉經濟。

2018年7月11到13日,WTO對中國進行了第七次貿易政策審議。貿易政策審議會議主席的總結評論給予了中國高度評價。

本次審議共收到各成員提出的大約1900個問題,中國已經答完了絕大部分問題。審議會議已經完成,上述審議會議主席的總結評論已經成為官方文件。

在該次會議上,WTO秘書處提交了一份於6月完成的193頁的對中國政策的審議報告。秘書處審議報告對中國的貿易政策進行了詳細分析,給予了客觀和基本肯定的評價。通過認真閱讀、檢索報告全文,

目前尚沒有發現其中有認為中國是封閉市場或封閉經濟的詞句。另外經檢索,尚未發現外媒有此類報道。

謠言三:世貿組織在審核中國的WTO成員資格。

世貿組織本身對已經加入的成員沒有一個審核其成員資格的機制,只有一個對成員政策進行監督的貿易政策審議機制。2018年7月11日到13日,WTO進行了對中國的第七次政策審議。

這個謠言可能是源於對外刊報道的誤譯。本次政策審議中,美國大使要求世貿組織重新考慮中國的發展中成員資格,界定中國為發達國家成員

世貿組織對發展中國家成員沒有嚴格定義,所有經濟體均可以自指定(self-designation或self-select,自選擇)為發展中成員。只有幾個世貿成員在多邊貿易體制歷史上從來沒有指定自己為發展中經濟體的情況。

雖然WTO各成員均可自指定為發展中經濟體,但其他成員在談判中均可挑戰這一自指定。美國有權依據其認為合理的指標和證據在具體領域談判中反對中國自指定為發展中成員,但

美國無權要求中國全面放棄WTO授予的自指定為發展中成員的權利。到目前為止,WTO尚無要求某個成員不許自指定為發展中成員的先例。因此WTO不可能做出界定中國為發達國家的決議

世界銀行對各經濟體有一個劃分,分為高收入經濟體、高中收入經濟體、低中收入經濟體,和低收入經濟體。中國現在屬於高中收入經濟體。目前,世界銀行高收入經濟體的標準是2017年人均國民收入12056美元。而中國在2017年的人均國民收入是8690美元。

目前,人均國民收入低於12056美元的WTO成員,全部界定自己為發展中成員。即使在世界銀行的高收入經濟體中,也仍有相當部分經濟體在世貿組織中以發展中國家身份參加談判。還有的高收入經濟體例如韓國,在某些談判(如農業談判)中自指定為發展中成員,但在其他領域中以發達成員身份參加談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