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收藏的最高境界

和田玉收藏的最高境界

 和田籽玉作為玉石中品級最高的玉種,早已廣為人知。和田籽玉的市場地位並不是短期炒作出來的,而是在千百年的歷史中得到確立,是以其品質的優異而被尊為“真玉”。

和田玉收藏的最高境界

  但即使收藏和田籽玉,也有收藏雕件和原石兩種形式。我們都知道“玉不琢不成器”的說法,其背後的潛臺詞是:不完美的天然玉料需要人工雕琢才能展現它的美,換言之:天然完美的玉料則不必或不需要過多的雕琢。這種理念十分符合現代崇尚自然之美的審美觀。

  和田玉,“中國四大名玉”之一(其三為陝西藍田玉、遼寧岫玉和河南獨山玉)。傳統狹義範疇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石,以和田“子料”為代表聞名於世;廣義的和田玉指軟玉(真玉)。和田玉雖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並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而是一類產品的名稱。中國把透閃石成份佔98%以上的石頭都命名為和田玉,都在國標範圍內。

  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和田玉因產於崑崙山被稱為“崑山之玉”,以後又因位於“于闐國”境內而被稱為“于闐玉”。直到清光緒九年(1883年)設立和田直隸州時,才被正式命名為“和田玉”。

  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的西漢國寶級文物“皇后之璽”,其質地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漢代皇后玉璽,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徽寶“中國印”,也是採用新疆和田玉作為材料。 

  長期以來,學術界對和田玉是按產地來劃分還是按礦物成分來劃分存在很大爭議,2013年12月17日和2014年1月,中國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和全國標準樣品技術委員會批准發佈了國家標準GSB 16-3061-2013《和田玉實物標準樣品》,正式確定——“和田玉實物樣品國家標準不論產地,一律按其礦物成分來界定。”

  在經歷了近二十年的瘋狂採挖,出產和田籽玉的玉龍喀什河幾乎很難再見籽玉的蹤跡,和田籽玉的資源幾近枯竭,和田籽玉將面臨著嚴峻的市場狀態:留給下一代玉雕師進行創作的和田籽玉原料將成為稀缺資源。所以今天不論是出於投資收藏,還是保護和田籽玉資源的角度,我們都需要儘可能地保留和田籽玉自然的狀態給後人去欣賞、去創作。我們今天所追捧欣賞的題材和風格,放到十年以後很可能已經Out,尤其是那些很平庸的量產的玉雕商品,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對自然資源的浪費和不敬,是暴殄天物。

和田玉收藏的最高境界

  和田籽玉價格有漲有跌,看似沒有章法,其實有規律可言。簡而言之,其價格曲線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勢,一方面低端和田籽料價格震盪調整,甚至出現一同的程度的下降;另一方面高端和田籽料價格持續攀升,一枝獨秀。原因很簡單,低端籽玉,供應充足,玉質平平,升值空間不大,其購買者多以佩飾、裝飾為目的,受經濟危機影響,其消費能力受到抑制,因此低端玉石市場低迷;而高端和田玉,因為數量稀少,且未來數量或者會更少,升值空間巨大 ,吸引許多以投資為目的藏家選購,價格亦由此水漲船高。

  有位高僧對和田籽玉的點評是“大地的舍利”,真是一語中的。我們應該對每一顆和田籽玉心懷敬意,對那些天然完美的和田籽玉就更該保持它的原始狀態,讓我們的後人有機會能欣賞他們最自然的美。

  因此從長久的角度看,完美和田玉籽原石才是和田玉收藏的最高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