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更好應對貿易戰,國內20家知名研究機構發起成立 「美國研究智庫聯盟」

7月14日,由財政部國際財經中心會同國內相關研究機構發起的“美國研究智庫聯盟”成立儀式在北京舉行。聯盟將以加強研究、諮政建言為宗旨,圍繞美國政經形勢、美國內外經濟政策、中美關係等問題,開展基礎性、政策性和前瞻性研究,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發揮智庫獨特作用。

作為非官方智庫的重要代表機構,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為美國研究智庫聯盟的創始理事成員單位。此外,聯盟的首批成員還包括髮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社科院美國研究所、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財政部國際財經中心、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外交學院、國際關係學院、全球化智庫等19家國內知名智庫。

社科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首席專家、外交部原副部長傅瑩,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出席了聯盟發起儀式,並參與相關問題討論。

與會專家表示,中美關係是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建交40年來,兩國在雙邊、地區和全球層面的諸多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各界交流不斷深入。面對新形勢和新挑戰,對美研究工作需要與時俱進,需要不斷創新模式,為加深彼此間的溝通和了解,為促進兩國關係的穩定和發展提供更多正能量。

財政部國際財經中心主任周強武指出,我們對美國的產業政策、農業政策以及政府層面補貼的相關研究水平還需加強,加強研究水平有助於在中美貿易戰中為我國政府積極提供政策建議。

“現在看,美國仍是在轉移矛盾,將責任歸咎於中國和其他國家,聯盟最緊迫的任務是研究如何應對這樣的嚴峻形勢。” 傅瑩強調,智庫要走出去,要多與美國及各國思想界交流看法,在瞭解對方的同時也讓對方瞭解我們。我們需要從體制機制上保障溝通順暢,給國際媒體和信息庫中多提供中國資訊,努力做到涉及到中國的問題能由中國人來講,使其聽得到中國聲音。

为了更好应对贸易战,国内20家知名研究机构发起成立 “美国研究智库联盟”

傅瑩

CF40高級研究員管濤提出,政府談判有時缺乏智力支持,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我國目前的許多智庫研究專業性不足。例如,在中國公佈貿易政策後,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可迅速反應,研究中國貿易政策對其國內就業及在華企業經營等方面的影響。在這方面,我國的智庫研究還欠缺專業性。在美國研究智庫聯盟成立後,我們可藉助這一平臺,組織外交、金融、貿易、法律等各方面的專家進行聯合研究,提高研究質量,更好地為政府決策提供智力支持。

为了更好应对贸易战,国内20家知名研究机构发起成立 “美国研究智库联盟”

管濤

“美國研究智庫聯盟”發起儀式後,聯盟舉辦了“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及走勢”專題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就美國內外經濟政策、中美貿易戰和中美關係等進行了討論。為了更好應對貿易戰,國內20家知名研究機構發起成立 “美國研究智庫聯盟”

近期文章精選: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立於2008年4月12日,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非官方、非營利性金融專業智庫平臺,專注於經濟金融領域的政策研究與交流。

CF40旗下有四十人和新金融兩大實體型智庫系列,分別包括四十人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四十人金融研究院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北方新金融研究院、上海浦山新金融發展基金會、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此外,CF40與國家開發銀行、清華大學、絲路基金、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共同發起成立了“絲路規劃研究中心”。

CF40每年召開雙週圓桌會議、金融四十人年會、國際學術交流研討會等百餘場閉門研討會,開展課題研究近30項,出版週報、月報、要報、《新金融評論》以及經濟、金融類專著共計100餘冊,受到決策層領導重視和經濟金融界人士高度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