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賺錢的這家公司,年利潤是華爲的7.5倍

如果要說誰是中國的首富,最先想到可能是馬雲,可能是許家印,可能是王健林。

然而,要說起中國最賺錢的公司,恐怕華為和阿里都還排不上號,因為單從淨利潤來看,這家公司就要甩萬達和阿里好幾條街,這家公司就是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最賺錢的這家公司,年利潤是華為的7.5倍

宇宙第一行

根據財富中文網最新發布的中國500強企業排行榜顯示,工商銀行以2782.49億元的淨利潤成為中國最賺錢的上市公司,而在全球範圍內,工商銀行的利潤也僅次於蘋果。

中國最賺錢的這家公司,年利潤是華為的7.5倍

2782.49億元的淨利潤這個數字看起來就有些許嚇人,因為在很多人看來,華為和阿里這樣的科技企業、互聯網企業已經是很能賺錢的企業了。殊不知跟中國工商銀行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華為和阿里的利潤加起來都不過是工商銀行的三分之一而已。

工商銀行還被網友們稱為“宇宙第一行”。

工商銀行不僅是中國最賺錢的銀行,也是全球市值最大、客戶存款第一和盈利最多的上市銀行,在《銀行家》等雜誌也是排名第一。

宇宙行是指 ,Infinite Commercial Bank of Cosmos.正好對應工行的英文縮寫。

世紀IPO

2005年,中國工商銀行完成股份制改造。

2006年10月,工行成功登陸上交所和香港聯交所,完成了世界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股票發行,實現A+h股同時掛牌上市。此次上市籌集了大約210億美元的資金,在當時刷新28項新紀錄,被稱為“世紀IPO”,工行在上市當日的總市值已經排名全球第五。

中國最賺錢的這家公司,年利潤是華為的7.5倍

在全球銀行業務剝離的時刻,ICBC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碩士班的課堂上,Namaki教授對工商銀行的案例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中國最賺錢的這家公司,年利潤是華為的7.5倍

中國公司發行的股票在全球發行量中佔了很大的比重——從2001年的2.8%上升到2006年的10%,超過了世界上第二大經濟--日本公司的籌資總量。

為了籌措這些資金,中國的公司一直在積極爭取國際投資者。

中國工商銀行同時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上市。在香港上市的理由是香港的監管與國際標準一致,在上海市場在這方面還有一段路要走。中國工商銀行通過在香港上市給潛在的投資者發出了一個信號,即該行將恪守人們對全球頂級公司所期待的嚴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和公司治理標準。

中國工商銀行的上市引起了外國投資者的高度關注,他們將其看作在中國進行投資的一個途徑。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由18000多個營業網點組成的全國性的銀行網絡,是中國最大的銀行。該行稱有250萬公司客戶和1.5億個個人賬戶。據報告,全球有約1000家機構要求購買其首次公開發行的股票。這些機構的認購總量相當於股票發售量的40倍。換言之,這次發行出現了大規模超額認購。實際上對這次發行的需求總量約為4300億美元,是花旗集團市值的近兩倍。在當時,花旗集團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銀行。在香港交易所的上市吸引了全球投資者大約3500億美元的認購,超過香港歷史上任何其他的股票發行。通過上海交易所進行的國內股票發行吸引了大約800億美元的認購。這種大規模超額認購使ICBC提高了股票發行價,比原先的計劃竟然多籌集了約20億美元的資金。

當一家企業從全球資本市場中籌藉資金時,它必須在低利率帶來的收益和由於匯率的不利變動引起實際資金成本增加帶來的風險之間進行權衡。

儘管利用遠期外匯市場可以降低短期借款的外匯風險,但並不能消除這種風險。更為重要的是,遠期外匯市場不能為長期借款提供足夠的保障。

中國最賺錢的這家公司,年利潤是華為的7.5倍

中國最賺錢的這家公司,年利潤是華為的7.5倍

中國最賺錢的這家公司,年利潤是華為的7.5倍

中國最賺錢的這家公司,年利潤是華為的7.5倍

中國最賺錢的這家公司,年利潤是華為的7.5倍

中國工商銀行的上市之路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在新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中國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為增強透明度和信息披露,充實資本基礎,並使經營更加市場化,中國各大公司已開始前往國際資本市場籌集資金,紛紛上市,中國在全球市場所起到作用也更加突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