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的歷史起源與傳承

中國書法一門古老的藝術,它從發展到演變,起到了思想交流和文化傳承的重要作用。它是中國人民智慧的體現,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瑰寶之一。


中國書法的歷史起源與傳承

中國書法從最初的甲骨文、金文,然後再演變成大篆、小篆、隸書,到了東漢,魏,晉轉向草書、楷書、行書,一直散發著藝術的魅力。 據考證,在距今5000,6000年左右的中國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時期",已經創造了文字。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繩汕仰韶村發現而得名的。近40餘年,又陸續有許多發現。
中國書法的歷史起源與傳承

世界的文字大約可以分成三大類型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漢字則是在表形文字上發展起來的表意文字,我們的漢字,從圖畫、符號到創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隸、楷、行、草,各 種形體逐漸形成。在書寫應用漢字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獨一的、可以獨立門類的書法藝術。
中國書法的歷史起源與傳承

最初的時候,文字還是以一種圖畫的形式出現的,一般被印在陶瓷上面,也只能描述一個大概的意思,距今八千多年前,在黃河流域出現了磁山、斐李崗文化,在斐李崗出土的這些手製陶瓷上,有許多 的符號,這種符號,就是他們交際,記錄事情的標記,這些雖不是真 正的漢字,但確是漢字的雛形。


中國書法的歷史起源與傳承

緊接著距今約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半坡遺址,出土了有一些類似文字的簡單刻畫的彩陶。這些符號已區別於花紋圖案,把漢文字的發展又向前推進了一步。這可以說是中國文字的起源。
中國書法的歷史起源與傳承

接著有二里頭文化和二里崗文化​。二里頭文化考古發掘中發現有刻畫記號的陶片,其記號共 有二十四種,有的類似殷墟甲骨文字,都是單個獨立的字。二里崗文化已發現有文字制度,這就是最早的甲骨文。
中國書法的歷史起源與傳承

最後,甲骨文經過了由夏商周,經過春秋戰國,到秦漢王朝,不斷的演變,才有了我們現在今天的文字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