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勤能補拙;但這句話用在 中國股市:卻是越「勤勞」越虧錢

你賺錢了嗎?

你賺錢了嗎?這幾年你賺錢了嗎?如果在這種市場上你沒有賺錢,還是趕緊退出把,因為你就是"韭菜",被人割了一茬又一茬,花出的時間和精力還不如創業做實事,打工混職場,最起碼心安,錢賠了還可以賺,人生就一次,寸光寸金,不能耗費在這裡,要及時給自己的人生止損,賺不到錢,那來這裡的還有什麼意義。

你後悔了嗎?賠錢了也不要太后悔,記住這個教訓,硬錢都是勞動換來的,用創造財富的方式換取的財富才最真實。每個人最大的、最容易掌控的價值就是自己,既然股市裡找不到自我,那就早早離開吧,不要再用巴菲特的故事激勵自己,如果時代和市場不允許,再努力都枉費。

你有何收穫?賠錢了也不是一無所得,炒股更多的是錘鍊心境,把自己放進股市中,能更全面的瞭解自己,認識自己。這是一場修行,沒有結局沒有答案,更沒有開悟得道,什麼時候停止,什麼時候算是功德圓滿,記住心路,記住教訓,向著新的方向,出發!

希望各位股友要看開市場,波幅起蕩是人生百態,什麼都會來,什麼都會走,體驗好人生,更要尊重好人生。中國股市的土壤與美國等其它大部分國家不同,如果照搬肯定不行!

股票市場,不管是牛市還是熊市的格局,都會有的股票在不斷走牛,有的股票卻不斷創下新低。所以對於選股,很多時候都是擇股重於擇時。

簡單來說,目前的市場就是一個可以操作可以買股票的市場,但前提是你要選對股票,至少不能選錯。否則,不僅不會漲,還會大跌。

在股市如何賺錢,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學習技術,總結方法。千萬不要像有些股民,每天虧錢,還不愛學習,每天只會在網上罵專家,罵技術分析無用,罵別人馬後炮。新股民很容易犯一個錯誤,股價一漲就慌忙賣出,然後看著它一路上漲。防止這個錯誤的方法是訓練。俗話說:會買是銀,會賣是金。如果買了好的股票,未能選擇好的賣出時機,將會給股票投資帶來諸多遺憾。

俗話說勤能補拙;但這句話用在 中國股市:卻是越“勤勞”越虧錢

炒股,千萬不要太“勤勞”

炒股其實不用太忙乎,也千萬不要太貪心而想抓住每一次機會,在市場方向不明朗的時候,適當休息、勞逸結合或許會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說,會休息的人,才更會炒股。也許,在有些時候,投資者不能過於“勤勞”。

股市投資重在對市場的深層次理解和感悟,以及由此作出的具體操作,至於買和賣的交易次數並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投資決策正確,一年只做一筆交易也能獲利不菲;如果投資思路不正確,一年上百筆的交易也未必能獲取超過銀行利率的收益,甚至還可能出現反覆的虧損。

其實,炒股最忌滿時,一年四季,都始終不停地操作。炒股最重要的是要判斷行情的具體趨勢。當趨勢向上時,要積極做多;大勢轉弱時,要學會空倉休息。但是,很多的投資者卻不是這樣做,他們不管股市冷暖,都不停地操作,像勤勞的蜜蜂一樣,為了蠅頭小利而忙忙碌碌。他們這樣做,不僅會勞而無功,而且還會因此遭遇到更多的風險。投資者在股市中,要學會審時度勢,根據趨勢變化,適時休息,這樣才能在股市中準確地把握應該參與的機會。會休息,才會賺錢,否則到手的利潤也會最終交出去。

在一個上漲的趨勢中,長時間“懶惰”並且持有主流品種個股的投資者,其所獲取的收益往往多於頻繁短線進出的投資者;在一輪下跌的行情中, “懶惰”的持幣觀望者比反覆抄底搶反彈的人迴避了更多的市場風險。

頻繁操作者在行情反覆或見頂時容易成為套牢者。在行情比較好的情況下,頻繁操作固然能夠賺錢,但問題是,行情不會一直漲上去。一旦行情出現大幅調整甚至見頂了,對於普通股民來說,就應該少安毋躁,落袋為安,然後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去。如果此時還非要在市場中頻繁操作,那麼最後的結果要麼就是不斷追逐下跣的股票,要麼就被套在高高的山頂上,利潤不斷縮水,甚至最後導致虧損。因此,該出手時就出手,該休息時就休息,這才是股市的制勝法則。

股市賺錢依靠的並不是頻繁操作,努力賺取短差,相反應該是保持冷靜,精選個股。頻繁操作的壞處很多,太累、時間長了,身體也不行了,精神也疲憊了,也容易衝動,導致失誤操作。那麼多股票,質地可是千差萬別,稍不留意可能就踩上地雷。而且在股市中賺錢並不是生活的全部,人生是很美好的,不應該因為股市而失去生活的滋味。

賺了錢而捨不得離開市場的人,終究會將自己手頭的利潤全部吐回去,糟糕的操作甚至會虧掉老本。只要市場開盤就一直都有股票的人,是最不會做股票的人。我們應該明白,休息也是投資策略的一種,做交易肯定也是要待時而動的。而且在持續弱市中,休息恰是最好的投資策略。適時地遠離股票市場,充分地放鬆和休息,往往能更理性,更會抓住賺錢的機會。

交易,不是越勤勞,就能獲得越多的。當你學會了如何看待市場行情,知道了資金管理,明白了心態也能夠決定投資策略的時候,你也會懂得,交易,也是需要休息等待的。

炒股最忌諱心態不好,不能理性的看待漲和跌,導致自己做出錯誤的決定。股票的基本知識是死的,掌握它很容易,制定計劃也沒那麼難,困難在於面對漲或跌時心理上的變化,能不能堅持執行這些計劃以及隨機應變,做出明智的決策,畢竟虧盈都在這一念之間啊!在股民中常見的幾種負面心態是懼和貪。

恐懼

有時候是在大跌的時候,我們恐懼它會跌的更厲害,虧損更多;有時候是在大漲的時候我們恐懼它隨時跌下來,自己沒有及時賣出去。一旦有了這種恐懼,影響自己對整個盤面的判斷,很容易賣在錯誤的價位。

貪婪

炒股最忌貪。賺10%的時候還在幻想著賺20%,妄想在最短的時間內賺很多的錢,指望在股市中實現富翁夢。這種貪念最容易被股市的暴漲情緒激發,它會使你失去理性判斷的能力,使你忘記了分散風險。

要想在股市中獲利,首先要摒棄錯誤的心態,逐漸養成正確的心態。

1、獨立的判斷能力

沒有自己的判斷能力,總是做跟風股。板塊啟動時也許差別不大,但是隻要出現大震盪或則做頂,跟風股總是死的最快的,而且最主要的是大部分的虧損來自於不會賣出。

2、果斷不拖沓

股市的盈虧在一夕間。看準時機該抄底時抄底,該割肉時割肉,不要瞻前顧後,猶疑不決,最終錯失良機,後悔不已。

3、保持理智,絕不追漲殺跌

這個是韭菜心中永遠的痛!看到股票漲了行情來的,就追著買進去,看到暴跌的情況,承受不了,又割在地板上,以後又後悔莫及。切記漲賣跌買原則!不要羨慕別人的成果,寧願錯過,不要犯錯,投資的第一宗旨就是:保住本金!

心態要好,知識要過關,不能在什麼都看不懂的情況就隨便殺入股市,在沒有應對策略的情況下就去做各種操作,結果只能是越來越糟。

為什麼大部分人無法控制頻繁交易?

多數股民都知道不能頻繁交易,都知道,頻繁交易是大忌,是錯誤的,是應該避免的。但是,我們一次次告訴自己,不能再頻繁交易了,再頻繁交易就剁手,但一次次,我們又繼續著頻繁交易。許多人,都把頻繁交易,歸因到自己貪婪,太貪,是心態不好。真的是這個原因麼?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因為很多人對這個問題都有疑問,所以來解釋解釋。

大部分人之所以無法控制頻繁交易,根本原因是沒有明確的交易規則;或有交易規則,但模糊、不夠細化,導致許多看似是自己機會,但也好似不是自己機會的機會,在價格上下波動、人容易情緒化的背景下,就通通當成了自己的交易機會。

我們知道,市場每時每刻都有漲,都有跌,所以人極容易感覺每時每刻都有機會,漲也是機會,跌也是機會,反正只要你想,滿屏都是機會,你就無時無刻都在想賺錢,於是出現頻繁交易。

實際中,會體現在:人的情緒是極容易受到市場的影響,當市場跌,人容易轉為悲觀,行情漲,人又容易過於樂觀,人情緒受市場波動的影響很大,所以容易出現追高殺跌,或者抄高摸頂。這就是所謂的衝動型交易。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特別對於做交易時間不長的新手而言,這個是主要原因,是根本原因,無法可依,無章可循,自然社會就會亂,你的操作就會亂。如果沒嚴格的規則,無論你發多少誓,砍掉多少手指,下一次該犯還是犯,在沒有規則的條件下,你去發誓要減少頻繁交易,那無異於痴人說夢。

所以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在他們的世界中,行情只要有漲跌,那就是機會,因為只要有漲跌,就有差價,有差價就是利潤,而市場時刻都在漲跌,所以時刻都有機會,為何不能時刻操作?因此和他們談少動倉,減少做單頻率,本身就是偽命題,因為他們本身沒有規章、規則、系統,如何能讓他們減少?即使減少頻率,也無法提高他們的成功率和風險收益率,頻率低了,成功率仍然很低,盈虧比仍然很低,失敗是必然。

對於許多老手而言,雖然他們多少已經建立起了交易規則,但不夠細,不夠明確,不夠清晰,因為市場也會出現很多很多看似屬於你、又不屬於你的機會,所以站在當時而言,你很難清晰地知道是否是自己的機會,大部分人都害怕錯失機會,天生都有追逐利潤的衝動,在瘋狂的利潤面前,人會忘記風險,選擇利潤,所以會出現過於頻繁的交易,因為擔心錯失行情,例如做了多,行情上漲,結果沒多久行情下跌,觸發止損,此時人心老想著繼續多進去,如果行情繼續上漲,心理特別癢,想怕錯失這波上漲,等等。總之,在交易中,明確、不屬於自己的機會,自己會不去碰,但人總不肯放過模糊、不確定是否屬於自己的機會,總害怕錯失機會。

頻繁交易的毛病,從根本上來,也是首要原因,那就是缺乏一個有效、詳細的交易規則,新手們最容易犯,老手也容易犯。對於新手,恰恰最喜歡的就是頻繁交易,老是想著掙錢,哪個品種或者股票漲跌就想去買哪個,沒有買就會產生擔憂錯失利潤的心裡。

俗話說勤能補拙;但這句話用在 中國股市:卻是越“勤勞”越虧錢

制勝三把斧:技術、原則、人性

交易的真諦是什麼呢?我想這是每一個參與市場的交易員都需要做出明確回答的問題。我個人認為交易的真諦是:以小博大。我這裡所提到的“以小博大”,不是指平常我們所談的保證金的槓桿作用,而是在交易中“如何用較小的虧損去搏擊較大的利潤”的問題。

以小博大的代名詞便是投機,投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投機貫徹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僅期市中有投機,現貨市場也有投機,甚至一個生命的生存過程,便是一個投機的過程。單從金錢佔有的角度來給投機下一個定義,便是:抓住機會,進行投資,以期獲得幾倍於投資的回報。投機的目的非常明確,便是賺錢。想歸想,努力歸努力,但事實是有的人賺了錢,有的卻倒賠了本。仔細分析一下,其實道理很簡單:大多數賠錢的人沒有學會以小博大。

“以小”就是要“付出小的”,可即便是“小的”,很多人仍不願付出,不付出便想博大。而少數人之所以成功,博到了大,最關鍵的一點便是學會了“以小博大”,於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生活中便產生了兩類人。一類人,稱之為“大智若愚”型。這種人豁然大度,眼光遠大,不計小利。一類人,稱之為“大愚若智”型。這種人小肚雞腸,目光短淺,斤斤計較。

以小博大的交易的過程,本身便是一個人性修煉的過程。

技術、原則、人性三者之間的關係,在交易中到底是怎樣的呢?我以為,技術所解決的是:“怎麼做”的問題;原則所解決的是萬一做錯“怎麼辦”的問題;而人性所解決的是原則能否真正執行的問題!

所以,人性是交易成敗的關鍵,是根本所在。一個交易員水平再高,預測市場的準確度亦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怎麼辦?靠原則去彌補技術之不足,但一個交易員的原則制定的再完備,如果在交易中不嚴格執行,也形同虛設,毫無意義。為什麼會出現有些原則不能執行的情況呢?這便是人性的問題了。從事過期貨交易實踐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體驗,那就是“紙上談兵”與“真刀實槍”是兩回事。不交易時看市場往往準確率較高,自我感覺良好,心態不錯,為什麼?因為輸贏都與自己無關嘛。而到真正交易的時刻,人性的另一面便露了出來,即“想贏怕輸”的思想充斥著人的頭腦。於是事先制定的計劃,事先制定的原則早已拋到九霄雲外,結果往往賺小錢、賠大錢,最終導致失敗。

由此可以看出,人性在決定交易成敗上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如果把交易看作一場戰爭的話,技術是戰術,原則是戰略,人性則負責把原則融化貫穿到戰術中,從而奪取整個戰爭的勝利。

如果把技術看成水,原則便是容器,人性負責把水裝在容器中,使之不致於氾濫無形,而是有規有矩。

如果把技術看成一種宗教信仰,原則便是無情的法律,人性是法律的執行者,當宗教信仰出現危機時,用法律來無情規範人類的行為。

如果把技術看成一把寶劍,它應該是把雙刃劍,使用得當能殺敵,使用不當時則有可能自殘。而原則是鎧甲、是防護衣,在做好防守的基礎上去進攻,才能戰無不勝,且無後顧之憂。所以人性負責在寶刀出鞘之前,穿好鎧甲,然後披掛上陣。三國時期的曹操手下有員工大將許楮殺得性起,赤搏上陣,結果捱了一箭,正如魯迅先生所講的“活該”。

由此可見,一個成功的交易員所具備的三個充分必要條件,便是技術、原則與人性三結合,三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沒有技術的原則是空洞的原則,沒有原則的技術是盲目的技術,人性修煉不夠的交易將會是失敗的交易,失敗交易歸根到底是人性出了問題,所以成熟的人性、完備的原則、嚴密的技術,三者成功凝聚,才能實現真正意義的以小博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