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都|黃金七月天,農事要搶先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早在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夏至以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而此時南半球正值隆冬。

于都|黃金七月天,農事要搶先

【六月雨】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在南方,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

夏至後進入伏天,氣溫高,光照足,雨水增多,農作物生長旺盛,是農作物生長的黃金時期,瓜果蔬菜也是如此,因此,此時的瓜果蔬菜要特別注意護理,把握好這個黃金時期。

于都|黃金七月天,農事要搶先

【農業建議】

過了夏至,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農業生產因農作物生長旺盛,雜草、病蟲迅速滋長蔓延而進入田間管理時期,高原牧區則開始了草肥畜旺的黃金季節。這時,華南西部雨水量顯著增加,使入春以來華南雨量東多西少的分佈形勢,逐漸轉變為西多東少。

1、爭耕地,忙鋤草

于都|黃金七月天,農事要搶先

夏至前後,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揚花,田間水分管理上要足水抽穗,溼潤灌漿,乾乾溼溼,既滿足水稻結實對水分的需要,又能透氣養根,保證活熟到老,提高籽粒重。俗話說:“夏種不讓晌”,夏播工作要抓緊掃尾,已播的要加強管理,力爭全苗。出苗後應及時間苗定苗,移栽補缺。夏至時節各種農田雜草和莊稼一樣生長很快,不僅與作物爭水爭肥爭陽光,而且是多種病菌和害蟲的寄主,因此農諺說:“夏至不鋤根邊草,如同養下毒蛇咬。”抓緊中耕鋤地是夏至時節極重要的增產措施之一。

2、搶蓄水,防洪災

于都|黃金七月天,農事要搶先

夏至節氣是華南東部全年雨量最多的節氣,往後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出現伏旱。為了增強抗旱能力,奪取農業豐收,在這些地區,搶蓄伏前雨水是一項重要措施。華南西部6 月下旬出現大範圍洪澇的次數雖不多,但程度卻比較嚴重。因此,要特別注意作好防洪準備。

3、防疫病,治蟲害

于都|黃金七月天,農事要搶先

6月雨水較多,災害性天氣時有出現,病蟲害常有發生,必須加強田間管理。固定植株,避免倒伏,特別要加強疫病、枯萎病、青枯病等毀滅性病蟲害的防治。清明後栽植的早熟茄子品種,在門茄採收前後,摘去下部衰老葉片,當株高長到50釐米時,須摘門茄下部的老葉。

“春爭日,夏爭時”

黃金七月天,農事要搶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