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平台頻出事 案涉千億元千萬人次受害

​互聯網金融平臺近來頻頻出事,僅僅在6月份以來的40天,網貸新增問題平臺133家。

據第一網貸數據顯示,P2P網貸新增問題的133家平臺中,浙江38家、上海36家,北京和深圳同為16家。四者合計106家,佔近八成。

網貸平臺頻出事 案涉千億元千萬人次受害

而香港《明報》的消息顯示,這一百多家互聯網金融平臺均出現兌付危機,累計涉及金額數以千億(人民幣,下同),受害人也超過千萬人次。

而7月6日,發佈的《2018年上半年P2P發展監測報告》顯示,截至6月30日,還在經營的P2P平臺共2835家。其中,今年上半年關門721家。

網貸平臺頻出事 案涉千億元千萬人次受害

今年上半年成為網貸平臺集中關門的爆發期。大陸P2P平臺高峰時曾達到5000多家,到現在只剩下不足3000家。據悉,P2P用戶超過5000萬人,用戶人群主要集中在20歲到40歲之間,合計佔比幾近60%。

網貸平臺頻出事 案涉千億元千萬人次受害

其中涉案金額較大的有善林財富,涉案600多億,牽扯1000多家門店;唐小僧750億等。

近幾年,互聯網金融平臺一方面受政策“扶持”遍地開花;另一方面因銀行收緊對中小企業貸款及個人信貸業務而迅速找到市場;再有監管缺失,也使一些不法之徒官商勾結,採用龐氏騙局的方式騙取民眾錢財。

網貸平臺頻出事 案涉千億元千萬人次受害

一般來講,互聯網金融信貸的通常被稱為P2P(點對點),向公眾或企業許以高額利息吸收投資,再以高息向外出借或投資,以賺取中間差價。

網貸平臺頻出事 案涉千億元千萬人次受害

有業界人士及表示,互聯網金融平臺頻頻倒閉,一方面經濟整體下滑,借出去的錢還不回來;另外,當局在金融領域去槓桿,造成市場流動性緊張,一些平臺借新還舊行不通了;再有,互聯網金融平臺頻頻出事,給投資者造成心理緊張,造成一些平臺擠兌。

網貸平臺頻出事 案涉千億元千萬人次受害

數據顯示,從今年5月份開始,高返平臺、中小平臺、國資平臺、車貸平臺等網貸平臺開始頻頻出事。僅僅在6月19至6月26日一週的時間,有42家網貸平臺關閉。其中包括五星財富、錢媽媽、小金貸、鹹魚理財、金大聖與卓金金服6家國資企業。其餘36家關閉平臺的為民營系企業,大部分平臺出現跑路或者逾期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