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一個聯隊配上百機槍火力兇猛,怎料遇此國軍隊被揍稀碎

二戰時期日軍陸軍的編制比較特別,名稱與構成體系自成流派,由最小的分隊起,逐級向上構建為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在這其中,聯隊是日本陸軍單一兵種的最大作戰單位,也只有聯隊才會被授予所謂“軍旗”。

關於日一聯隊體量的說法,大數資料認為,其一個常規的聯隊進攻單位,人數大約在3800左右,也有人根據日本陸軍的公開資料,提出聯隊人數規模僅為1721人,遠小於流行的說法,這其中的原因,恐怕就和日軍所說的“戰時”和“平時”的編制區別,在戰時聯隊人數得到擴充。

日軍一個聯隊配上百機槍火力兇猛,怎料遇此國軍隊被揍稀碎


再一個原因是,37年之後,日軍的將輕機槍編入了步兵分隊,使一個8人的分隊擴充到13人,也讓聯隊總人數起了較大變化。值得一提的是,和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不同, 日軍自36年起,就開始換裝96式輕機槍,所以俗稱“歪把子”的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基本上不太可能出現在其標準作戰聯隊。

而一個常見作戰狀態聯隊體系,應下轄三個步兵大隊,共裝備144挺輕重機槍;一個炮兵中隊,裝備六門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另有運輸、通訊、衛生等後勤部門。

日軍一個聯隊配上百機槍火力兇猛,怎料遇此國軍隊被揍稀碎


這樣的配置,在亞洲國家之中首屈一指,因此鮮有敗跡。然而到了太平洋戰場上遇到美軍,日本人的火力就明顯不夠看了。

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師團級的作戰單位都經常被盟軍全殲,如臭名昭著的日軍第六師團,就在所羅門群島被美軍打得潰不成軍。此外,還有日第11聯隊在運輸過程中被美艦隊攔截,全隊1621人一槍未發,被美軍集體俘虜,這在日軍戰史上,算創下空前記錄,可謂罪有應得。
日軍一個聯隊配上百機槍火力兇猛,怎料遇此國軍隊被揍稀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