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世界盃中國隊雖缺席,但「中國元素」並未缺席!

2018世界杯中国队虽缺席,但“中国元素”并未缺席!

這個夏天最期待啥?西瓜?啤酒?燒烤?

No!no!no!這些都是世界盃的下酒菜!

2018世界杯中国队虽缺席,但“中国元素”并未缺席!

4::2

法國隊擊敗克羅地亞隊

在全世界球迷的見證下

法國時隔20年之後再次獲得世界盃冠軍!

2018世界杯中国队虽缺席,但“中国元素”并未缺席!

法國隊4:2奪得世界盃冠軍成最大贏家,與此同時,打出“法國隊奪冠,華帝退全款”口號的華帝也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成為教科書級別的營銷案例。

很多人在關心華帝虧不虧,小編倒是覺得,今年世界盃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賽場上隨處可見的中國企業的Logo。雖然我們國家隊沒去,但是我們廣告隊必須得去!

2018世界杯中国队虽缺席,但“中国元素”并未缺席!

近一半贊助商來自中國

根據國際足聯對2018及2022年世界盃的贊助計劃,俄羅斯世界盃計劃招募6到8個國際足聯全球合作伙伴、6到8個世界盃贊助商、五大區域最多20個區域贊助商(每個區域最多4個)。在今年的世界盃贊助商名單裡,中國企業佔了7席,將近贊助企業總數的1/2。

2018世界杯中国队虽缺席,但“中国元素”并未缺席!

中國企業踏足世界盃,不過是近三屆的事情。從1982年至今,贊助商更多是來自足球強國、發達國家和舉辦國當地:這期間,共有12家美國企業贊助過世界盃,此外,還有來自日本、德國、意大利的重量級贊助商。2014年的巴西世界盃,有八家本土企業贊助了賽事,而此後,巴西企業並未表現出太多贊助熱情。

2018世界杯中国队虽缺席,但“中国元素”并未缺席!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呈現出的贊助態勢似乎打破了往年的“規律”,中國企業的大規模加入,索尼、強生等大公司的退出,讓今年足球之外的營銷戰場顯得變幻莫測。

汝之蜜糖 彼之砒霜

近三十年來,世界盃一直擁有相對固定的贊助商圈子,例如可口可樂、百威這些實力強勁的老牌贊助商。但隨著世界經濟增長放緩以及國際足聯深陷腐敗醜聞,部分歐美贊助品牌宣佈不再與國際足聯續約。中國抓住了這個機遇。

2018世界杯中国队虽缺席,但“中国元素”并未缺席!

2014年巴西世界盃開賽前夕,國際足聯的最大金主,即6家一級贊助商中有5家公開對日益詳盡的腐敗指控表示擔憂。體育用品巨頭阿迪達斯(Adidas)發佈聲明稱:“眼下關於國際足聯的種種負面消息不僅對足球運動無益,對國際足聯及其合作伙伴也無益。相信該問題正作為首要任務得到處理。”卡片支付公司維薩(Visa)也發表了類似評論,而索尼與阿聯酋航空均表示不再與國際足聯續約。

2015年開始,國際足聯由多年盈利陷入虧損。

2018世界杯中国队虽缺席,但“中国元素”并未缺席!

直至今日,國際足聯醜聞帶來的影響仍未消散,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的招商情況並不理想。直至開賽,多個贊助商席位還空著。在區域贊助商(三級贊助商)中,除了亞洲區域的4個名額3個被中國企業拿下,歐洲、北美和中美洲、南美洲、非洲和中東的贊助商席位全部空缺。

一些大牌與世界盃“保持距離”,加上國際足聯也頻頻對亞洲地區拋出橄欖枝,這讓我國企業與國際足聯一拍即合。中國企業希望通過世界盃迅速全球化發展,國際足聯也需要俄羅斯世界盃的盈利填補虧損。

“我們是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伸出了援手。”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曾表示,“兩三年前,中國或亞洲的企業可能還沒有機會成為FIFA(國際足聯)的贊助商,即使我們非常渴望。而現在,由於一些西方企業的退出,我們才能得到這個機會。”

過億的贊助費 “性價比”高嗎

“足球皇帝”貝肯鮑爾曾說:“在綠茵場上滾動的不是足球,而是黃金。”

作為全球知名度和含金量最高的足球賽事,世界盃是各大企業競相角逐的營銷主陣地,其天價贊助費早已不是秘密。

2018世界杯中国队虽缺席,但“中国元素”并未缺席!

2014巴西世界盃6家一級贊助商共向FIFA(國際足聯)提供高達7.3億美元的贊助費,即每家至少貢獻1.2億美元,約合7.6億人民幣。二級贊助商平均每家要繳納7000萬美元左右。三級贊助商的贊助費也在千萬美元以上。

即使需要支付九位數的贊助費,中國企業對世界盃的贊助依舊保持著熱情。2016年3月18日,萬達集團斥資1.5億美元(約合9.6億元人民幣)與FIFA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為中國首個FIFA頂級贊助商,協議有效期長達15年。在未來四屆世界盃(2018、2022、2026、2030)裡,享有國際足聯旗下所有賽事的全部廣告權與營銷權。海信、蒙牛、vivo則成為二級贊助商,佔據了這一級別贊助商總數的60%。開賽前一個月,我國指點藝境、帝牌兩家公司拿下與雅迪同級別的三級贊助商,三家企業支付的贊助費用各為2000萬美元。

2018世界杯中国队虽缺席,但“中国元素”并未缺席!

據統計,品牌知名度每提高1%,就要花費2000萬美元的廣告費。而藉助體育賽事,同樣的花費可以將知名度提高10%。體育營銷是品牌全球化的捷徑,海信2016年對歐洲盃的贊助似乎驗證了這點。

在歐洲盃全部51場比賽中,海信第一次與阿迪達斯、可口可樂、麥當勞等世界一線品牌同臺亮相,每場8分鐘的品牌展示,使海信在歐洲盃賽前賽後的知名度調查數據發生了巨大變化,由31%提高到37%,其中在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五個歐洲國家的品牌認知度實現翻番;在歐洲市場,海信電視銷售當年第二季度同比提高了56%,環比增長了65%。同時,體育營銷帶來的品牌溢價和長遠影響依然在持續。

2017年4月,有了歐洲盃成功經驗的海信又簽下了2018俄羅斯世界盃的官方贊助合同。在俄羅斯世界盃開賽之際,11座球迷廣場正式投入使用。在萬眾矚目的高清大屏兩側,FIFA攜本屆世界盃贊助商集體亮相,海信品牌的Logo獨佔C位奪人眼球。當這場“世界級”的比賽正式打響,它能為企業帶來“世界級”的影響和收益嗎?

2018世界杯中国队虽缺席,但“中国元素”并未缺席!

中國第一個躋身世界盃的品牌——英利能源,贊助了2010年與2014年世界盃,對於英利能源從2011年起連續3年虧損這個事實,不禁讓人思考,贊助世界盃真的值得嗎?

不能忽略的背景是光伏行業在2010年後漸入寒冬,迎來了持續3年的大蕭條,英利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英利的總裁助理、公關總監梁田表示:“從我們公司自身評估來看,我們認為達到了我們預期的效果。全球光伏行業產品都比較相似的情況下,品牌差異化是最大的差異化,世界盃點燃了大家搜索中國英利的熱情,使英利品牌的傳播瞬間得到了極大的釋放。我們認為贊助世界盃給英利帶來的更多是利好。”

的確,在“中國英利”的廣告牌赫然出現在2010年南非世界盃賽場的第二天,這四個字就成了搜索引擎上的熱搜詞。從2010年2月3日至7月22日,媒體對英利的報道多達2202篇,“媒體關注度”提升800%,從鮮為人知到走進國際視野,英利成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同年6月7日至7月23日,其股價上漲3.8美元,一個月內漲幅近40%,總市值純增5.6億美元。全年淨營收較2009年劇增72.3%。良好的營銷效果促使英利在2011年宣佈贊助下一屆世界盃,知名度進一步提升,官網訪客遍佈世界各地。

從投入和產出來看,贊助世界盃能給品牌帶來高強度的營銷曝光和寬廣的營銷空間,是品牌迅速提升知名度、推動全球化佈局的有效手段,但這並不意味著企業能持續實現可觀的盈利,畢竟,企業的生命力靠的是文化內涵和核心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