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習慣了買買買的上港 爲何突然不買了?

世界盃的大幕剛剛落下,我們自己的中超即將在今晚重燃烽火。雖然經歷了一個月的“海天盛筵”突然變成清粥小菜,一時間可能會有些不習慣。但中超一恢復,就將迎來連續的焦點戰。今晚聯賽前兩名魯能和上港就將在濟南交手,本週六上港還將在主場迎來本賽季和恆大的第一回交鋒。

6分戰連番來襲,這對上港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對於一支以拿到聯賽冠軍為目標的球隊來說,這樣的6分戰,他們可以不贏,但是絕對不能輸。然而上港在二轉沒有引援的同時還放走了幾名U23的舉措又讓不少人懷疑,他們今年到底有多少奪冠的決心。人們在疑惑,在恆大、魯能、蘇寧等隊紛紛補強的夏天,為何曾經中超燒錢最猛的上港會選擇按兵不動?

上港沒有必要買?

那個習慣了買買買的上港 為何突然不買了?

自從足協出臺了引援調節費政策以來,內援大家還能統一標價兩千萬“矇混過關”;但是外援由於有著德國轉會市場等平臺做參考,就沒那麼好混了。最開始其實足協對於各隊的運作也是睜隻眼閉隻眼,但是自打奧巴梅揚轉會風波被貼上“有損國家利益”、“惡意加價”的標籤,讓有關高層盯著各隊引援以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就成為了引援的絆腳石。其實大家不是差這點調節費,只是不想花了錢的同時把上面給得罪了。

只是即便有政策牽制,對於中超諸強來說,為了更好的成績,有時候該買還得買;特別是看到交了調節費的國安,今年戰鬥力相較於前兩年大幅提升的背景下,更是堅定了有些球隊補強的決心。中超16支球隊有12支在二轉對外援進行了調整,有14支球隊進行了引援,為啥上港會成為僅有的兩支“0引援”的球隊之一呢?是因為沒錢了麼?那不可能,作為上海灘的大型國企,上港怎麼能差錢?那為啥上港選擇了按兵不動?或許跟他們認為自己沒必要動有關。

那個習慣了買買買的上港 為何突然不買了?

上港的4外援在中超仍然是有優勢的

看看他們的陣容吧,在後衛線和後腰、中鋒這些位置,都還有補強的空間。但上港的引援策略是“外援放開買,內援以東亞係為主的小修小補”;在國內轉會市場上,他們對東亞系的張琳芃感興趣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但是這樁轉會傳聞一直沒有落實到紙面上。至於其他國內球員,也就是U23政策出臺後,他們想過要買一些年輕人,其餘已經成名的球員基本沒考慮過,畢竟上港這種根寶系球員打造的更衣室文化,真不是隨便來一個球員都能融入。

而在外援上,其實去年夏天和今年夏天,博阿斯和佩雷拉都提出過要買一名外援中鋒換掉埃爾克森,但最終上港都沒有對外援進行調整。那為啥不調呢?因為上港俱樂部同樣覺得沒必要調。目前中超最貴的外援在上港,單幹能力最強的外援也在上港,目前上港的外援組雖然優勢不像去年那麼明顯,但在中超至少還是最強的。何況聯賽每場只能上3名外援,在奧斯卡和胡爾克位置不能動的情況下,新來的外援能接受輪換麼?既然有這些不確定的疑問,那還不如留著埃爾克森呢;畢竟在亞洲層面,小熊依舊是一名頂級中鋒。

上港必須拿冠軍

那個習慣了買買買的上港 為何突然不買了?

去年最後實在是太痛苦

當恆大用引進保利尼奧和塔利斯卡的舉措,表明了自己“一定要拿下8冠王”的決心時,很多人也在疑惑,按兵不動的上港,還要不要爭冠?對於這點其實外界大可不必懷疑,自從去年開始,上港的目標一直是至少一個冠軍;在三條線上,對上港來說,聯賽的重要性大於亞冠大於足協盃。

其實在去年,上港就有非常大的希望實現0的突破,甚至有機會多線登頂;然而也正是因為三條線全線出擊沒有做好取捨,直接導致了三大皆空的局面。賽季收官階段,博阿斯自己就已經決定不幹了;倉促間上港選擇博阿斯曾經的助手佩雷拉接手,在官宣時就被視作是個有些冒險的決定。

那個習慣了買買買的上港 為何突然不買了?

也許這並非最好的選擇

賽季初,當上港連戰連捷,外界稱讚佩雷拉用自己的“管理藝術”讓上港保持強勢的同時也為球隊帶來了一絲穩定。然而隨著賽季的深入,當上港的戰績出現波動,外面也開始對他的執教提出了質疑。。。

畢竟在用人上,博阿斯的選擇要比佩雷拉豐富;在技戰術打法上,佩雷拉基本用的是博阿斯那一套;當球隊的防守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佩雷拉每一次的回答都是沒有時間去做技戰術演練時,外界對他的訓練質量同樣提出了質疑。

亞冠已經出局,這也意味著佩雷拉在接下來的比賽中不會有退路。有傳言目前在上港集團內部,已經對連續的“燒錢”產生了分歧;如何打消分歧?最好的方式就是拿下冠軍。不過此冠軍肯定非彼冠軍,在連續的高投入之後,他們只能奔著聯賽冠軍去。

對於佩雷拉來說,也許只要拿一個冠軍(包括足協盃),他就能將自己的合同延續下去;但是對於上港俱樂部的部分高層來說,聯賽冠軍恐怕已經是壓在他們頭頂的一座大山,如果拿不到,未來可能就說不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