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子 哈佛教授 求學30載 回歸母校


謝曉亮:生物物理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62年生於北京,1984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1990年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獲博士學位,在芝加哥大學完成博士後研究後到美國太平洋西北實驗室工作。

1998年被哈佛大學聘為化學和化學生物系終身教授,2009-2018年任哈佛Mallinckrodt講席教授。2010年起在北大任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主任,2016年起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2018年7月起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

我生於北大,長於北大,熟悉這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從北大幼兒園、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到北京大學,我在北大度過了大部分的學生時光,與北大一起經歷了中國的歷史變遷,建立了無法割捨的聯繫。每次回到燕園,我總會感覺到一種溫暖的氣息,使我變得沉著和平靜。

對我而言,北大不僅僅是一個學校,更是一個家園;她不僅是學術的殿堂,更是我心靈的歸屬地。如今在美國留學工作三十餘載後,我選擇回到北大,與燕園再續前緣——這裡既是我的人生啟蒙之地,也是我的科研迴歸之地。

1962年,我出生在風景秀麗的北大朗潤園,父親謝有暢和母親楊駿英都是北京大學化學系教師。我幼年時期家裡書香滿屋,生活寧靜幸福。燕園堪稱世界上最美的校園,原是美英教會學校燕京大學的校址,也曾是明清皇家園林的一部分。

1980年,我帶著兒時的夢想、美好的憧憬和對知識的渴望,開啟了北大本科的學習和生活。大學本科是積累專業知識的階段,而科研不是積累知識而是創造新知識,難就難在創新。科研工作者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發展和保持創新能力。我在北大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的經歷,為我以後的科研生涯孕育了創新的萌芽,使得科研成為我畢生追求的目標。


1985 年,23歲的我第一次離開北大,飛抵美國,開始了我人生的另一段旅程。我來到了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攻讀博士學位,師從約翰·西蒙教授,學習化學動力學,用超短的皮秒激光脈衝研究超快化學反應。在西蒙的大力支持下,我成功地實現了用快速圓二色性光譜檢測生物大分子結構變化的設想[1],並以之作為我的博士論文。發明這項技術時我就用到了蔡生民教授之前講解的鎖相放大器。

哈佛大學的韋德納圖書館旁邊有一個來自中國的精美石雕贔屓,一個揹著石碑的石獸。它是1936年哈佛三百年校慶時,由時任北大文學院院長的胡適與其他哈佛的中國校友捐贈而來[4]。碑文寫到:“我國為東方文化古國,近30年來,就學於哈佛,學成歸國服務國家社會者,先後達幾千人,可雲極盛。”

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人才濟濟,許多教授都是各自領域的頂級專家,更有四位諾貝爾獎得主在此工作。著名華人科學家莊小威後來也加入哈佛化學與化學生物系,我們成了好朋友。2013年,吉姆、莊小威和我一起參加了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百年慶祝活動。


2018年畢業季到來,這是我20年來最後一次作為哈佛教授就座畢業典禮的主席臺,很高興這也是我的長子哈佛本科畢業的畢業典禮。我還參加了兩個女兒的高中畢業典禮,她們也都要上大學了。很欣慰孩子們已經長大成人,這樣我可以安心回北大繼續我的科學研究事業。

正值今年未名湖冰場又開放之時,讓我回想起在學生時代,寒冬之日,同學們爭先恐後在未名湖上滑冰的情景。而自己在未名湖冰面上縱情馳騁時的喜悅,至今難忘:從童年、大學、直到現在,滑冰和滑雪是我最喜愛的運動 —— 北大亦賦予了我相伴終生的愛好!如今,看著新一代的學子馳騁於冰場之上,我又不禁回想起那青春的八十年代——每個時代北大青年的樣子,亦是北大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