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因素支持下半年玉米價格上行!何時出手才能獲利?

從2018年4月開拍以來,截止6月末已累計成交臨儲陳玉米近5000萬噸,並且當前依然維持了較高的周投放量。

雖然2018年國家提高了重點產區大豆生產補貼力度,但受玉米種植比較收益提高等因素影響,預計2018年國內玉米播種面積將小幅反彈。初步預估2018年國內玉米種植面積為5.3億畝,比2017年增加600萬畝。

綜合各種因素,初步預估2018年全國玉米總產量20700萬噸,較上年增加200萬噸。

從需求看,受規模養殖比例增加及深加工產能擴大影響,預計國內玉米消費量將繼續增加,玉米產消缺口將進一步擴大。

不考慮庫存結轉因素,預計2017/18年度國內玉米供需缺口約3040萬噸,預計2018/19年度供需缺口約3980萬噸。由於去庫存加速,預計本年度末臨儲庫存水平將大幅下降,2018/19年度末去政策性庫存將基本完成。

短期內國內玉米價格維持區間震盪。受多種因素影響,新季玉米上市前存在階段性或區域性衝高波動可能。

在當前高投放量下,後期隨著成交玉米的出庫,國內玉米供應得到保證,後期總體玉米價格漲幅將受到抑制。

五大因素支持下半年玉米價格上行!何時出手才能獲利?

五大因素支持

減產將會利好價格

減產成必然,利好新產玉米玉米價格。不管是人為干預還是非人為的天災,今年我國玉米總產量有所減少將是一個必然。原因有二:一是全國範圍內來看,種植面積不及往年;二是而且在我國最主要的玉米產區還出現了嚴重的春旱。

消費端玉米需求增大

今年玉米消費量創紀錄,新產玉米將受熱捧。

因為今年我國的玉米消費量將會有一個歷史性的突破,達到2.25億噸左右。去年開始,東北地區的諸多玉米深加工企業被批准立項並且迅速的開工建設,僅該省一個地區,近兩年的玉米深加工產能就增加了3000萬噸以上。

此外,山東地區的玉米深加工企業也在不斷擴充生產規模提高產能,而在飼料領域,隨著養殖業的復甦,對於玉米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多。

所以,在今年玉米將會有一定減產的前提下,玉米需求量卻高升,這意味著今年的國內玉米市場供需將繼續出現缺口,而且數量還不小,初步統計,達到了2000萬噸以上,是去年的兩倍有餘。

玉米生產處於低位,臨儲陳玉米成本將支持國內玉米價格

當前年度當季玉米呈現產不足消局面。而臨儲陳玉米價格在拍賣底價及物流成本的支持下,繼續下行空間受限。

一旦物流因素或拍賣糧源分佈或拍賣節奏出現變化,則較容易出現區域性或階段性的波動。

本年度玉米及替代品進口量存在變數

據海關數據,從去年10月至今年5月份,我國累計進口玉米約225萬噸,同比增加約316.6%;累計進口高粱約362萬噸,同比基本持平;累計進口大麥約572萬噸,同比增加13.4%。

然而受國際環境影響,進口量必然減少,沿海港口周邊飼企出於成本的考慮將選擇國產玉米,利好國產玉米,給國內玉米市場行情提供了一定的支撐。

交通新規實施,運力或將受影響

交通部新規,7月1日之後將禁止不合規車輛運輸通行。這使得後期的物流無論車輛的數量、運輸能力都將受到影響,這將制約東北拍賣陳糧對市場的衝擊勢頭,影響市場需求方日收購量,使得用糧企業必須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刺激市場才能有上量,給玉米價格提供了一定的支撐。

五大因素支持下半年玉米價格上行!何時出手才能獲利?

存貨啥時候賣合適

照常來說,每年的5-10月都是國內玉米臨儲拍賣季,同時也是基層當季玉米斷檔期。因此,市場價格基本圍繞臨儲拍賣低價、成交價震盪運行。

卓創資訊分析師唐曉霄:玉米價格高位下調,究其原因在於臨儲拍賣啟動對市場壓力較大,臨儲玉米一週投放800萬噸,糧源供應充足。另外下游養殖行情持續疲軟,飼料銷量較差,導致玉米需求低迷,玉米價格一直維持弱勢調整的局面,沒有上漲機會。

6月末7月初,華北產區玉米市場出現反彈行情,其中山東深加工企業普遍提價10-30元/噸。分析師唐曉霄預計,7月玉米價格先穩後漲,但上漲空間較小。

唐曉霄:首先,臨儲拍賣玉米集中出庫,運輸壓力較大,海運費用上漲,7月份增加汽車運輸成本,都會推動玉米價格小幅上漲。另外,因7月份終端需求延續疲軟態勢,玉米消費仍不理想,加之拍賣持續高投放量,玉米有效供應較寬鬆,因此玉米價格上漲空間有限,預計在20-40元/噸。

在玉米拋儲季的大背景下,短期內玉米上漲幅度有限。分析師提醒,從市場供應來看,8月份玉米價格或會有明顯的上漲,但9月份新糧陸續上市,以及預期的新季玉米種植面積和產量小幅增加,將會打壓市場,所以9月前,是最佳的銷售時機。

預計9-10月份玉米價格有季節性下跌。對玉米經銷商來說,現在玉米價格處於低位,可適當存一些優質糧源,但建議9月份之前逢高出貨,9月份之後不建議做庫存了。

五大因素支持下半年玉米價格上行!何時出手才能獲利?

五大因素支持下半年玉米價格上行!何時出手才能獲利?

五大因素支持下半年玉米價格上行!何時出手才能獲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