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的痛,隔底搔癢的「關愛」有用嗎?

近期,隨著《極限挑戰》的熱播,留守兒童的問題又一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陪伴式教育理念也成為了大眾討論的焦點。

近些年來,很多人都加入到關愛留守兒童的大軍中來,對許多兒童的成長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這些隔底搔癢的關愛,能解決留守兒童真正的痛嗎?

留守兒童的痛,隔底搔癢的“關愛”有用嗎?

留守兒童的痛,根源缺少父母的陪伴。這是許多人都知道,但無力根治 的現實。因為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對稱,太多的家庭,父母為了生計,不得不遠走他鄉,孩子們只能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一年到頭,父母對孩子的陪伴微乎其微。目前,國家已經積極推進農民工市民化、引導扶持返鄉創業就業等措施,希望從源頭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但這些舉措仍任重道遠。

留守兒童的痛,隔底搔癢的“關愛”有用嗎?

留守兒童的痛,在於極缺的家庭交流。正因為父母的常年不在家,所以對於許多留守兒童來說,父母的輪廓是非常模糊的,他們之間平時的交流,僅限於電話之中。不僅是在農村,現在許多的城市家庭這種現狀也越來越多,家長們沉迷手機無法自拔,親子時間少的可憐。越來越多的兒童已經成為了家庭情感中的孤島。其實,父母對於孩子而言應該是非常具體的形象,比如清晨媽媽做早餐、晚上爸爸輔導功課,週末一家人歡聲笑語逛逛公園商場……這些快樂都是無可替代的。

留守兒童的痛,隔底搔癢的“關愛”有用嗎?

留守兒童的痛,是在教育上的落後。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正如《極限挑戰》裡所看見的,很多孩子的父母教導是缺位的,而作為監管人的爺爺奶奶,他們採取教育的方式,大都以打罵為主,這種方式對處在性格培養期的兒童來說,無疑會產生不利影響,就如近幾年的一些極端事件的發生,嚴重衝擊著社會道德底線。再者,以農村小學為主的培養模式落後及留守兒童所在學校教育資源不足的情況,一直是留守兒童教育的“痛點”。

留守兒童的痛,隔底搔癢的“關愛”有用嗎?

好在是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企業也不遺餘力地嘗試著通過科技手段,解決留守兒童之痛。特別是小哆啦科技的哆哆機器人,極力加強了父母、孩子間的遠程交流、陪伴、教育模塊。通過機器人,父母可遠程輔導,陪伴孩子輕鬆完成作業;建立家庭群組,讓孩子感受家庭教育關懷,共享孩子成長;通過手機,父母可選擇點播優質教育資源,孩子起步,不在落後。即使身在千里,關愛永不缺席!

當然,要徹底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一家企業、一款產品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在這且艱且長的路上,我們呼籲,所有的愛心企業,應當聯起手來,共同承擔社會責任,為留守兒童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