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國寶級文物,河北省金縷玉衣赫赫有名,不禁慨嘆古人技藝精湛


玉衣也稱"玉匣"、"玉柙",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外觀與人體形狀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級的象徵,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線、銅線編造,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圖片為河北省博物院藏的“金縷玉衣”。

長信宮燈,西漢青銅器,1968年出土於河北省滿城縣中山靖王劉勝之妻竇綰墓,現收藏於河北省博物館。宮燈設計十分巧妙,宮女一手執燈,另一手袖似在擋風,實為虹管,用以吸收油煙,既防止了空氣汙染,又有審美價值。器身共刻有銘文九處65字,分別記載了該燈的容量、重量及所屬者。因燈上刻有“長信”字樣,故名“長信宮燈”。現藏河北省博物館。

司母戊鼎又稱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國商代後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銅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一家的農地中出土,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是我國目前已發現的最重的青銅器。


牛虎銅案於1972年在江川縣李家山古墓群遺址第24號墓坑中發掘出來的戰國時期青銅器。現藏於雲南省博物館。

曾侯乙編鐘,戰國早期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馬襲烏鴉、鷹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現藏甘肅省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