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英語「磨耳朵」,學習資料你會選嗎?你選對了嗎?

之前文章說了孩子學英語做“磨耳朵”的目的,本篇來詳細說一下如何才能選擇合適的磨耳朵資源。

現在網絡社會的資源的獲取是相當容易且豐富的,比如網上可以買到大量的原版書。正是因為資源豐富,家長才會產生困惑——我到底應該選擇什麼樣的資源給我的孩子呢?小方熊貓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標準。

給孩子英語“磨耳朵”,學習資料你會選嗎?你選對了嗎?

首先,根據資料的互動性我們把資源分為以下兩大類:

一是兒童歌謠、韻律詩、繪本、動畫視頻等單方向知識傳輸性資料,二是互動性比較強的智能啟蒙機、英語啟蒙類APP。

給孩子英語“磨耳朵”,學習資料你會選嗎?你選對了嗎?

在兒歌的選擇上

要注意3R原則:節奏(Rhythm)、韻律(Rhyme)、重複(Repetition)。好的兒歌一般都符合這三個原則,朗朗上口、易記易學,能很快讓孩子熟悉英語的發音方式和韻律節奏,迅速實現輸出。

如Mother Goose鵝媽媽童謠是英國民間童謠集,這些民間童謠在英國流傳時間相當久,有的長達數百年,總數約有八百多首,內容典雅,有幽默故事、遊戲歌曲、兒歌、繞口令等,是英美人士從孩童時代就耳熟能詳的兒歌。

給孩子英語“磨耳朵”,學習資料你會選嗎?你選對了嗎?

鵝媽媽童謠除了作為磨耳朵的經典,也是學習西方歷史文化的好素材。比如有首兒歌Humpty Dumpty(矮蛋),2016年的新電影《愛麗絲夢遊仙境2: 穿越魔境》裡就有一對“矮蛋”雙胞胎人物脫胎於此。這首童謠畫面感很強,矮蛋從牆上跌下來,摔的四分五裂,國王的馬和士兵費了很大勁都不能把他拼起來。這個故事講的其實是一個歷史典故:都鐸王朝的英王理查三世1485年在Bosworth Field波斯沃斯戰役中被殺死,隨後戰爭結束了這個王朝。

在繪本的選擇上

小方熊貓首選分級繪本來推薦。小方熊貓推薦以下分級讀物:《牛津閱讀樹》、《海尼曼分級閱讀》、《培生分級閱讀》、《快樂瓢蟲親子共讀Keywords》、《麗聲冒險故事島》等,它們的趣味性和可讀性都很不錯,科學的螺旋式上升設計,適合家長和孩子進行親子共讀。

關於讀本難度的選擇,通常情況下,經典繪本會比較難,所以大家不要盲目跟書單,有的書單列出的獲獎書籍,思想性和趣味性很好,但在語言上會比較難以理解,因為這類書不是以二語學習者為對象,不太適合初學者。對於剛剛啟蒙的孩子,或者父母英語不太好的家長,不妨試試英語分級繪本,等水平趕上了再去讀經典繪本。因為分級閱讀繪本的設計考慮到孩子的語言學習需求,在選詞造句上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方便孩子拾階而上。

選擇難度適中的動畫視頻資源

這點與選書是相通的不再贅述。

給孩子英語“磨耳朵”,學習資料你會選嗎?你選對了嗎?

此外在選擇中有很重要的三點要注意

第一,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的愛好和興趣點,投其所好。你最瞭解你的孩子,現在不是有個大IP概念嗎,像Harry Potter就是一個大IP,先出了書,然後出電影,及周邊遊戲,及旅遊產品。孩子的興趣點就是我們要發掘的大IP。

給孩子英語“磨耳朵”,學習資料你會選嗎?你選對了嗎?

第二,根據孩子性別偏好來選擇資源。一般情況下,男孩比較喜歡英雄、戰爭類題材,像Transformer (變形金剛),Mike the Knight(騎士邁克)這類;女孩對公主的故事總會百聽不厭,例如Fancy Nancy(漂亮的南希)、The Tangled (長髮公主) ,The Little Princess (小公主) 系列。

給孩子英語“磨耳朵”,學習資料你會選嗎?你選對了嗎?

第三、要考慮孩子的年齡認知水平和特點,只有符合孩子當前年齡的認知水平、生活經驗的繪本,才容易被孩子理解,並引起注意。現在很多網站都有分齡分級書單,家長可以參考去選擇。比如兩歲的孩子讀什麼,很顯然,兩歲的孩子去讀幼兒園生活的故事多半會無感,反倒是吃喝拉撒類的繪本更能激發共鳴。

以上即為家長如何合理的選擇“磨耳朵”資源的內容。很多家長會喜歡在網上搜完整的推薦攻略,小方熊貓並不建議家長這樣做,每個孩子情況不同,家長要在瞭解孩子的基礎上“因材施教”,如此才能讓買到的資料發揮最大的功效。

關於兒童“磨耳朵”資料的選擇,您有哪些經驗與大家分享?又或是有哪些疑問想要得到解答的?歡迎下方留言,小方熊貓期待您的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