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班,時刻準備著!(下)

在週二的文章中,我們在分享續班系統的內容的時候,講到了預期管理、進門考、課程控制、課堂落地這四部分的內容,今天我們將繼續和大家分享關於續班,我們需要做的其他事情。

筆記外化

學生在課上學得再好,回家也需要回去複習,那麼孩子回去複習什麼?如何讓家長能看到孩子學習的情況?孩子在你這上了半天的課,回去後家長怎麼知道孩子上課是否認真?這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的筆記不但是孩子最好的複習素材,也是家長檢查孩子學習效果的最好的憑證。所以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記筆記的習慣,有的機構甚至會要求孩子採用標準化的筆記形式。

續班,時刻準備著!(下)

筆記一定要有教學目標,筆記一定要採用多種顏色的筆進行記錄,文理科是不一樣的,比如英語,我們要求,知識點用黑色的筆記錄,重點用橙色記號筆,例題採用藍色的筆,解析採用紅色的標註,這樣整個筆記思路很清晰,每節課我們都會給孩子的筆記拍照,也會曬到家長群裡。如果孩子學習效果不好,我們首先就是要看看筆記完成情況如何,進門考情況如何,這些都是教學效果的考核標準,我們也會不斷的檢查老師的落實情況,有沒有按照整個教學流程在走。

出門考

出門考怎麼來做?孩子下課就想立馬回家,這時候考試就會沒有效果。我們首先要檢查筆記做得怎麼樣,然後讓孩子把筆記中重點標準的部分講解一遍,看看孩子上課有沒有認真聽,講的時候我們會通過語音把部分孩子的語音發到家長群裡,這一部分我們如果有助教,可以讓助教參與進來。效果可視化出門考的目的是檢查孩子本節課程的學習效果,但到此還沒完,課結束了,我們還要課後落實。課後落實是最重要的,因為課後落實可以讓我們的消費者看到我們的用戶把他的錢花到位了。

家長怎樣評判自己錢花的到不到位?就是聽完課以後,看孩子的改變。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回家以後有改變,所以我們對於課後落實必須有要求,清晰的佈置課後作業。

不要以為這句話很簡單,要做到,其中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東西。

第一,就是很多老師都是口頭佈置作業,這就是不清晰的表現。第二,側重點是課後作業,有的老師直接佈置題目,缺失了落實的環節。第三,環節是清晰的做好打卡要求,孩子可以在微信群裡面打卡,告訴我們的老師完成了作業,或者拍照微信群打卡,拍寫完作業的照片。

這個環節家長是可以看到的,要讓家長明白孩子進步是因為我,因為我的規則,因為我的內容。效果的可視化就是讓家長知道孩子的進步是由於我促使的,就是讓我們要做效果的可視化。我們很多學校都要求老師要和家長溝通反饋,但是很多老師都不知道和家長反饋什麼,沒什麼可聊的。

如果按照我們整個教學流程走的話,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整個教學流程講一遍就可以,孩子進門考怎麼樣,課堂表現如何,筆記如何,出門考如何,孩子的作業情況,下節課需要提前準備什麼,讓家長知道我們付出的很多

對於成績好的孩子要及時讚揚,成績差的孩子要主動要求補課,主動去分析原因,表示我們很在乎他的孩子,補課的通知要發到家長群,讓其他的家長看到,知道我們老師的付出。最後環節做好上面這些,接下來才是續班最後的環節,讓家長付費。這可能是很多校長理解中續班的全部。這個工作,春秋季班一般從課上完三分之二就開始,暑期寒假一般從二分之一就開始。

續班,時刻準備著!(下)

續班的第一步:

第一步,通過招生簡章第一次通知孩子的續班工作,這部分工作我們一般是讓前臺或者助教來做,在上課前,助教把招生簡章發給孩子,告訴孩子續班已經開始了,我們的老師教得有多好,我們的續班政策,讓孩子拿回家。

續班的第二步:

第二步是讓家長填寫續班意向表,為什麼要填意向表,是因為我們下期班級人數有限,需要大家提前報名,通過意向表我們也會知道近期的工作重點如何。這時課程還沒有結束,老師可以提前做續班方案的跟進。

續班的第三步:

第三步針對沒有續班意向的家長,我們要一對一的電話溝通,看看家長是因為哪些問題不考慮續班,是孩子沒有進步,家長不知道進步是因為你,還是家長不清楚下一期課程的意義?我們要給家長覆盤孩子整期課程的表現,指出孩子的進步和未來需要補充的地方。

續班的第四步:

最後一步,針對還沒有續費的家長,我們教學主管要親自給家長打電話,邀約家長上門,進一步的解決家長的心理疑惑和負擔。適當的可以採取一些促銷形式,送一些入門課程。這裡有個原則,續班針對老生,不要設計連報的優惠,而是要鼓勵老帶新。整個續班行為要連貫,要有節奏,要不斷的覆盤,全員一起分析,這個過程也是教學反饋過程。

這樣,整個續班工作就完成了,續班結束後我們要及時開下一期的招生動員大會和續辦工作總結大會,發放續班獎金、宣佈晉升。無論學校大小,一定要做系統化的思考,只有系統性的思考,才能保證我們的結果落地,我看過很多校長參加培訓,總會說你們說的我都做了,怎麼就是沒有你們效果好,是因為一個點的背後是整個系統的設計,所以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一定要看到系統背後的力量。

當然,續班是一門頗深的學問,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只是續班系統的一部分,希望有機會繼續跟大家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