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塔,一部佛教史——河南洛陽白馬寺齊雲塔

中國的佛塔來自於佛教,而佛塔的淵源則來自於印度為埋葬佛教高僧的舍利子而起的寶冢,這種類型的寶冢是從何時流傳至中國的哪?這就要回到兩千年前中原故都洛陽,從中華第一寺白馬寺的齊雲塔說起了。

中華第一塔,一部佛教史——河南洛陽白馬寺齊雲塔

中華第一塔——齊雲塔

洛陽城東有中華第一寺白馬寺,伴隨白馬寺的興建,東漢也營造了中華的第一座佛塔——白馬寺齊雲塔。據《釋源大白馬寺舍利塔靈異記》碑文記載:東漢己巳年(69) 二月初八,漢明帝劉莊留住白馬馱經而來的二位印度高僧於鴻臚寺,特臨駕慰問。高僧攝摩騰問於漢明帝:“寺之東南是何館室?”漢明帝答:“很早以前,那裡忽然湧起一個土阜,高一丈有餘,人們把它剷平了,但很快又隆起了。土阜之上經常放出光芒,老百姓感到很奇怪,都稱之為‘聖冢’。自周代以來,經常祭祀,祈求靈驗,並把它看成是‘洛陽土地神’。不知道這是為什麼?”攝摩騰答道:“在如來佛滅度後一百餘年,印度有一位阿育王,祈願安放佛祖舍利於天下,共計八萬四千處,東土中國境內有十九處,陛下所言的‘聖冢’即應是十九處之一了。”漢明帝聽後十分驚奇,偕二高僧及臣僚一同去查看“聖冢”。當他們走近“聖冢”時,只見冢上湧現出一個圓形,圓形中出現漢明帝及二高僧的身影,如照鏡子般分明可見。漢明帝十分感慨地說:“若不是遇到你們二位大師,怎能知道佛在保佑我呢!”於是詔令在“聖冢”之上依攝摩騰、竺法蘭所傳印度塔的形式,興建佛塔。佛塔於東漢永平十二年(69)三月初一動工,次年十二月初八日完成,塔高九層,高五百尺,“珠宮幽邃,遙瞻丈六之光,悉堵凌雲,依稀尺五之上”,“及若嶽峙,號曰齊雲”,從此便有了中華第一塔——齊雲塔。

中華第一塔,一部佛教史——河南洛陽白馬寺齊雲塔

中華第一寺——白馬寺

據《魏書﹒釋老志》記載白馬寺“凡宮塔制度,猶依天竺舊狀而重構之。”這說明當時的白馬寺是依照古印度以佛塔為中心的佈局形成的建築樣式。據《理惑論》、《弘明集》等文獻記載:當時白馬寺的中心是一座高大的佛塔,平面為四方形,塔頂上有九重相輪,在塔的周圍建有寬闊的周廊百間,信徒們可環繞佛塔禮拜,寺院壁畫上還繪刻著“千乘萬騎,繞塔三匝”的畫像,這系出自印度佛弟子環繞佛塔禮拜可以得到無上功德和福報的典故,而白馬寺齊雲塔也就此開啟了中華佛教崇尚繞佛塔禮拜的根源。

中華第一塔,一部佛教史——河南洛陽白馬寺齊雲塔

白馬寺攝摩騰高僧冢

齊雲塔作為釋迦牟尼佛舍利子傳奇般留在中華的實體建築,自此成為了佛祖的象徵,從那時起吸引了無數的佛教徒們前來觀瞻,也極大地促進了佛教在中華大地的流傳。在齊雲塔下,攝摩騰譯出了中華的第一佛經《四十二章經》,竺法蘭譯出了《十地斷結經》等多部佛經,使中國有了第一批漢文佛經。東漢劉桓帝建和元年(147),大月氏僧支謙,第二年安息僧安世高,接踵來到白馬寺,將此作為譯經傳道的駐錫地。三國魏嘉平二年(250),印度名僧曇柯迦羅來到齊雲塔下,譯出《僧祗戒心》一卷;魏嘉平四年(252)印度僧人康僧鎧亦在此翻譯佛譯。經過了二百年印度漢譯至中土的佛教經典的弘化,直至三國魏景元初年(260),漢人朱士行(河南穎川人)終於在佛教感召下成為中國第一個削髮出家受比丘戒的僧人,從此中華大地佛、法、僧三寶俱足,開啟了中華佛教的新篇章。

白馬寺建成後,洛陽佛寺逐漸增多,到西晉時,全國128寺,洛陽即佔42寺。五胡十六國時期,洛陽成為佛教中心。北魏遷都洛陽以後,佛教風行,佛寺驟增,洛陽最多時佛寺達1367所,其質量和規模均都不同尋常。

中華第一塔,一部佛教史——河南洛陽白馬寺齊雲塔

齊雲塔塔銘

但世事無常,東漢初平元年(190),董卓脅漢獻帝西遷放火焚燒洛陽城;東魏元象初年(538),候景燒洛陽內外宮寺民居,存者十之二三。至東魏武定五年(547)北魏遷都鄴城十餘年後,撫軍司馬楊炫之重遊洛陽,追記劫前城郊佛寺之盛,感嘆歷史變遷寫就的《洛陽伽藍記》中記述白馬寺“寺上經函至今猶存,常燒香供養之,經函時放光明,耀於堂宇。”“浮屠前,柰林葡萄異於餘處,枝葉繁衍,子實甚大”,這些文字只能證明齊雲塔尚存,但定已破敗不堪。北周建德六年(577),北周武帝滅佛運動,白馬寺更是在劫難逃。

北周大成元年(579)二月,周宣帝以洛陽為東京,才對白馬寺塔進行了重修,可惜史書對此次復興記載很少。只有唐代高僧釋道世成書於唐總章元年(668)的《法苑珠林》標註中華十九座佛祖真身舍利塔時使用的“八、周洛州故都西塔”,證明著齊雲塔作為中華十九座佛祖真身塔之八在周朝洛陽故都的存在。後人根據《法苑珠林》中所定的標準:“造新不如修故,作福不如避禍,斯言驗矣。”認為北周的洛陽故都西塔是在漢明帝所建九層齊雲塔,也就是《洛陽伽藍記》中的浮屠原址上修故的。

中華第一塔,一部佛教史——河南洛陽白馬寺齊雲塔

齊雲塔拋物線塔身

至五代後周時期,據《釋源大白馬寺舍利塔靈異記》碑記載:五代後周廣順二年(952)四月初八(佛誕日),漢明帝所建塔上現出一團五色神光,自神光中伸出一隻金掌,端著一隻寶塔,塔高約一尺餘,色如琉璃,內外透明,自午時至申時方才慢慢隱去。當時看到此景的有皇帝、大臣、百姓和白馬寺僧約數千之眾,其中梵僧九人之一的僧伽摩羅稱:“這正是當年阿育王七寶所造之塔的真實樣子。”後周世宗顯德二年(955)五月,下詔拆廢佛寺,規定“非敕賜寺額者悉廢之”,現在史料無從得知當時的齊雲塔是在當時被拆廢,還是在此後的歷代中原與遼金戰爭中被毀。

中華第一塔,一部佛教史——河南洛陽白馬寺齊雲塔

《釋源大白馬寺舍利塔靈異記》碑

但可以確定的是現存之齊雲塔,為金大定十五年(1175)所重修,故又稱“金方塔”,為四方形密簷疊澀式磚塔,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據金大定十五年立的《重修釋迦舍利塔記》碑載:“彥公大士,自濁河之北抵此,睹是名剎,荒榛丘墟,彷徨不忍去。一夕遽發踴躍,持達心,乃鳩工造甓。緣行如流,四方雲會,不勞餘刃而所費瓣集。因塔之舊基,剪除荒埋,重建磚浮圖一十三層,高一百六十尺,徘徊界宇,洞並龜頭一十五所,護塔牆垣三重,甘露井,又立古碑五通,左右焚經臺兩所,杈子並塔門九座。”

此後,明嘉靖元年(1522)二月初一,順天大興人王剛夫婦出資在僧圓朗主持下對齊雲塔進行了重修,使塔“整舊為新,靈光屹然,飛金湧雪,炫耀於層空”。自清代以降,東白馬寺(即齊雲塔院)因無人重修,只剩一座金代磚塔,塔基週轉積水成潭,雜草叢生。

中華第一塔,一部佛教史——河南洛陽白馬寺齊雲塔

齊雲塔與塔前石碑

解放後,1961年,國務院公佈白馬寺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革中,白馬寺與齊雲塔遭到嚴重破壞。1972年,洛陽博物館對白馬寺進行了全面重修,同時為齊雲塔建起了圍牆,進行了保護。1979年6月1日,白馬寺重啟山門對外開放。1984年白馬寺迴歸宗教僧人管理。1989年,在齊雲塔周圍圈起東西寬84米,南北長122米的圍牆,正式稱之為“齊雲塔院”。1990年,齊雲塔院被批准為河南省第一所比丘尼道場。

中華第一塔,一部佛教史——河南洛陽白馬寺齊雲塔

齊雲塔院大雄殿

如今的齊雲塔邊長7.8米,通高35米,13層。第一層最高為4.7米,塔簷之下飾砌以仿木構式斗拱(一斗三升),再向上每層均用多層小磚砌出疊澀塔簷,每層塔簷的第一層磚下皆飾以稜角牙子。自第六層起,逐層內收,塔頂覆以寶瓶式塔剎。齊雲塔的外輪廓略作拋物線形,使塔體柔和流暢,玲瓏挺拔,古雅秀麗。齊雲塔中空,每隔一層南邊開一拱門,有腳窩可攀登而上,至第十一層俗稱“南天門”,出南天門,從塔外向上登可直達塔頂。齊雲塔與清涼臺、騰蘭墓、斷文碑、夜半鍾、焚經臺合稱“白馬寺六景”。

中華第一塔,一部佛教史——河南洛陽白馬寺齊雲塔

齊雲塔頂南天門與塔剎

齊雲塔另有一奇,當您站在齊雲塔南面,大約二十米處用力擊掌,便可聽到從塔身處發出“哇哇”的叫聲,和青蛙的叫聲十分相似。這是齊雲塔因獨特造型所形成的一種聲學的物理現象,因塔面上凸凹不平,故使回聲不齊,延長了迴響時間同時變了音調才會出現這種現象。

中華第一塔——齊雲塔的前世今生就像中國漢傳佛教的一部歷史大作,書寫了中華佛教的許多個第一,也見證了佛教在中原大地的幾盛幾廢,更是寫就了一部中國佛教徒弘法求法,並崇敬釋迦牟尼佛祖舍利的滄桑歷程。

齊雲塔,中華第一塔,一部中華漢傳佛教的歷史鉅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