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廁所「小」改造 環境面貌「大」提升

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

農村廁所“小”改造 環境面貌“大”提升

有人擔心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會影響發展,這大可不必。過去,我們不太注重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不太注重能源供給的可能性和可持續性。這種觀念和做法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刻了。我們當然要繼續發展經濟,但要根據能源資源稟賦、通過能源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改善來帶動經濟增長。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是形成提高能效、集約高效利用能源的倒逼機制。單位產出用能下降了,原來的能源消耗總量可以支撐更大經濟規模,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也可以提高。所以,必須把能源消費總量控制住,這是首要任務。

農業發展不僅要杜絕生態環境欠新賬,而且要逐步還舊賬。要推行農業標準化清潔生產,完善節水、節肥、節藥的激勵約束機制,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更好保障農畜產品安全。對山水林田湖實施更嚴格的保護,加快生態脆弱區、地下水漏斗區、土壤重金屬汙染區治理,打好農業面源汙染治理攻堅戰。

農村廁所“小”改造 環境面貌“大”提升

南水北調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希望繼續堅持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汙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的原則,加強運行管理,深化水質保護,強抓節約用水,保障移民發展,做好後續工程籌劃,使之不斷造福民族、造福人民。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中華水塔”、“地球第三極”,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如果把青藏高原生態破壞了,生產總值再多也沒有什麼意義。青藏高原生態十分脆弱,開發和保護、建設和吃飯的兩難問題始終存在。在這個問題上,一定要算大賬、 算長遠賬,堅持生態保護第-,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

農村廁所“小”改造 環境面貌“大”提升

農村廁所現在全國進行改造中,配合廁所的潔具節水型便器系統

由便器和與其配套使用的水箱及配件、管材、管件、接口和安裝施工技術組成,每次沖洗週期的用水量不大於6L,即能將汙物衝離便器存水彎,排人重力排放系統的產品體系。

節水型便器沖洗閥

具有延時沖洗、自動關閉和流量控制功能的便器用閥類產品。

農村廁所“小”改造 環境面貌“大”提升

農村廁所“小”改造 環境面貌“大”提升

農村廁所“小”改造 環境面貌“大”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