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近日又推出了一部以華人名人為支撐的、現象級的深度視頻人物特稿節目,名叫《我的時代和我》,就是人物故事紀錄片吧。看了第一季嘉賓,陣容還是很了不得的樣子。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雖然到現在為止豆瓣參與評分的人數還不多,但只要留下評論的,都是滿意的,估計是浮躁的節目看多了,這種深度人物故事為題的節目的出現,對大家來說,或許就是被劣質香精味塞滿的房間吹進一陣清風的珍貴存在吧。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每一集節目都不長,二十五六分鐘的樣子,基本是採取跟拍主人公工作生活日常、穿插部分採訪內容的模式,雖然節目時間不長,但卻能真實窺見人物光鮮亮麗下,或焦慮、或較真的性格,鏡頭看似平淡,卻有著抽絲剝繭的精彩。

近日楊麗萍那一集也開播了。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說起楊麗萍,很多人頭腦中第一時間反應出來的詞彙大抵就是“孔雀舞”,但近些年年紀也不小的楊麗萍,其實重心已經在表演策劃和文化傳承這一塊了,自己已很少上臺。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如她自己所說,衰老總不可避免,不得不承認,美是屬於年輕人的。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而這一集,就展現了帶一群年輕人詮釋美的楊麗萍,在工作中的日常。

她事無鉅細,舞蹈演員的走位她要操心,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舞臺現場的階梯她要操心,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舞臺上面的腳印她要操心,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舞臺燈光怎麼打她要操心……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除了這些,楊麗萍對整場演出的把控,甚至還包括演出結束過後的物件還原。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她較真,她嚴格,她並不似尋常鏡頭中那樣淡定自若,甚至會因為她所在的演出現場出現狀況,而忍不住焦慮地對《我的時代和我》節目組的攝像展露負面情緒。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而這每一樣,恰恰都體現了楊麗萍骨子裡的完美主義,體現出她對舞蹈事業的極致尊重:容不得任何岔子。

而楊麗萍的尊重,還不止是體現在對舞蹈藝術的把控,更體現在她對自己的定義:比起公眾人物這個身份,她似乎更傾向於接受自己和舞蹈的捆綁。

就好比如,回到家鄉雲南去看望老母親,前來圍觀她的村民將她堵得水洩不通,出於看到公眾人物的好奇和驚喜,拿出手機對著楊麗萍一陣亂拍,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甚至還緊緊跟到楊麗萍身後去,儘可能將她的臉在自己的手機視頻裡放大。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對這種“看猴”式的跟拍,楊麗萍真的很冷漠,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甚至有點隱忍著怒氣,直接轉過身來握住跟拍村民的手機一把懟到自己臉上:那你再近一點拍!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而在新加坡巡演的時候,有看了演出的小女生圍過來驚歎楊麗萍這場演出的驚人時,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楊麗萍的反應是很驚喜了,和小女生們聊起了天來,甚至還有點擔心她們的座位比較靠後,到底能不能看清舞臺。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最後笑著和這兩個女孩合影,擺了pose,氣氛融洽。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大抵因為女孩們對舞蹈的尊重,使她感覺到被尊重,所以她同樣願意回報以尊重吧。

這一集《我的時代和我》,除了記錄楊麗萍與舞蹈的日常,還對楊麗萍的舞蹈事業提出了一個幾乎從未有人提出過的問題: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楊麗萍自己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只是說自己儘可能的在做一些事,做一些美好的事。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孔雀舞過後,楊麗萍的下一站在哪裡?文化傳承?文化保護?

真的,有些問題確實不必有答案,而“將來”這種詞彙,更是充滿了不可預知性,重點是,當下的人,和當下的事,一個足夠用心,一個足夠被用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