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廣告過濾行爲的定性討論

瀏覽器廣告過濾行為的定性討論

瀏覽器廣告過濾司法觀點極其轉變

視頻網站在播放視頻前,通常會要求用戶觀看一定時常的廣告,這讓很多用戶不勝其煩。於是,一部分互聯網企業在瀏覽器軟件或其他軟件上就此開發出具有過濾廣告功能的插件。這種軟件迎合了用戶需求的同時,也觸動了各視頻網站 的利益,因此在廣告過濾軟件開發商與視頻網站之間產生一系列不正當競爭糾紛,典型案例包括獵豹瀏覽器過濾視頻廣告案、愛奇藝訴極科極客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ADsafe”淨網大師軟件被訴不正當競爭糾紛案、魅族路由器屏蔽廣告被訴不正當競爭糾紛案等。​

​瀏覽器廣告過濾行為的法律適用如何確定呢?對於互聯網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規範,修訂後的《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2條進行了專門規定,其中第二款在規定了四種具體的互聯網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同時,還規定了互聯網不正當競爭的兜底條款。瀏覽器廣告過濾行為是否應當受到“互聯網專條”的規範?視頻內容經營者提供的網絡產品或者服務,是視頻而不是廣告,因此廣告過濾並未妨礙、破壞該產品或服務的正常運作,更何況在廣告過濾功能默認關閉的瀏覽器中,用戶是這一功能的開啟者,與瀏覽器運營者無關。可見瀏覽器廣告過濾不符合互聯網專條的四種具體情況,也難以被前述兜底條款涵涉。故而,瀏覽器廣告過濾所涉及的法律適用問題是《反不正當競爭法》一般條款即第二條——能否以及如何適用於瀏覽器廣告過濾。

瀏覽器廣告過濾行為的定性討論

視頻廣告過濾大師 圖片源自於網絡

消費者選擇使得瀏覽器過濾廣告正當化​

(一)瀏覽器廣告過濾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據調查顯示,大部分網友認為視頻廣告是“干擾性的”,特別是在熱播的綜藝節目或者電視劇中。畸長的廣告、“免費+廣告”的商業模式讓用戶不堪忍受、失去耐心,更有甚者在視頻播放中間插播廣告,超長廣告讓用戶失去耐心,這也是月亮愛越多的網民使用廣告過濾的最重要原因​。若認定瀏覽器廣告過濾構成不正當競爭,這也就意味著剝奪了任何形式的具有過濾廣告功能的軟件的開發。這種剝奪的合理性是值得懷疑的。

(二)瀏覽器廣告過濾保障消費者選擇權​

互聯網用戶在觀看免費視頻時,可以離開、靜音,法律並未限制或禁止前述行為,這就意味著互聯網用戶不存在觀看廣告的義務,換言之,互聯網用戶有不看廣告的選擇權,具有過濾廣告功能的流浪其即為滿足用戶該種權利的產品。比如,德國近年來在 互聯網不正當競爭案件司法裁判中也愈加重視消費者利益維護,在德國各大媒體公司起訴AdBlock Plus屏蔽廣告的一系列案件中,德國地方法院都一直認為AdBlock Plus屏蔽廣告本身並不違法,因為網民的自由選擇權得到了充分維護,其中在“Zango訴卡巴斯基案“審理中,法官認為,”卡巴斯基軟件具有屏蔽廣告功能,但是否使用該軟件是用戶個人選擇問題,不應做過多幹預“。​

瀏覽器廣告過濾行為的定性討論

AdBlock Plus廣告過濾軟件 圖片源自於網絡

​​結語

互聯網的本質是技術創新,而技術發展總是領先於法律。相對於傳統行業,應該對互聯網創新給予充分的寬容和發展空間。法律對商業模式創新的保護要謹慎,要給予市場最大的競爭環境,以避免不適當干預而阻礙市場自由競爭。瀏覽器廣告過濾在《反不正當競爭發》上的定性,需要綜合考慮消費者利益、各方運營者利益。對於不具有針對性的廣告過濾瀏覽器,消費者的選擇權是過濾的正當化理由,消費者利益是對經營者權益的限制性因素,不正當性的認定需要滿足實質性損害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