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放了美國「鴿子」,難道金正恩要變卦?

沈陳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朝鮮放了美國“鴿子”,難道金正恩要變卦?

蓬佩奧和金正恩

朝美關係近日再次出現波折。先是朝鮮“吐槽”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來訪時的表現,稱之為“強盜行徑”;後是朝鮮方面“爽約”原定於7月12日的商討歸還美軍遺骸的會議,隨後電話通知美方會議推遲至7月15日。朝美互動連續出現波折表明雙方關係的改善不會一帆風順,但尚沒有滑出“金特會”確立的軌道區間。

朝美關係的區間範圍

6月12日的“金特會”確立了結束敵對狀態的兩點原則:一是美國向朝鮮提供安全保障,構建兩國新型關係;二是朝鮮承諾半島無核化,接受有國際社會監督的棄核進程。換言之,美國不追求對朝實施政權更迭,朝鮮不追求擁核長期化、合法化,這兩點構成了朝美關係改善的區間上下限。

在“金特會”確立的原則框架下,朝美近期主要進行三項工作。第一,由美國國務院和朝鮮外務省牽頭,就美朝關係和半島和平機制進行後續談判;第二,建立無核化工作小組,推動朝鮮實施透明的、不可逆的棄核;第三,遣返在朝美軍戰俘,挖掘在朝失蹤人員遺體。不難看出,蓬佩奧訪朝與歸還美軍遺骸會議都為落實“金特會”成果進行的。

朝鮮放了美國“鴿子”,難道金正恩要變卦?

朝鮮拆除核設施

平心而論,為了維護來之不易的合作氛圍,兩國都做出了一定的讓步。蓬佩奧提出不要求朝鮮改革、不顛覆朝鮮現政權、不越過三八線、不強求南北統一,並暫停美韓軍事演習。朝鮮宣佈停止核試驗,銷燬豐溪里核試驗場。同時,朝鮮還同意挖掘和歸還美軍遺骸,向美方釋放善意。

朝美關係改善看似風風火火,實則並不新鮮。美國曆屆政府都有過不謀求推翻朝鮮現政權的口頭表示,但距離兩國建交或者簽署半島和平協議相差萬里。朝鮮曾於2008年炸燬寧邊核設施,卻在2013年重新啟用該設施。朝美聯合挖掘美軍遺骸項目早在1996年開始實施,2005年中斷,後因兩國關係惡化一直沒有恢復。

與歷史上朝美關係的反反覆覆相比,近期蓬佩奧訪朝、歸還美軍遺骸會議等風波只是小巫見大巫而已。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近期在推特上展示金正恩的親筆信,表明兩國的首腦意志沒有受到影響,兩國關係改善的上下區間也沒有突破。

朝美關係需關注可逆性

朝鮮放了美國“鴿子”,難道金正恩要變卦?

金正恩和特朗普

在討論朝核問題時,美國曆屆政府將“不可逆的”的朝鮮棄核作為談判的主要追求。作為交換,美國答應從韓國撤出核戰略設施、不進行針對朝鮮的軍事演習。雙方條件的區別在於:前者是不可收回的,朝鮮徹底棄核後短期內無法重啟核設施;後者是可逆的,撤退的武裝力量可以重新部署,暫停的軍事演習可以重新開展。

伊拉克、利比亞曾接受西方條件徹底棄核,卻仍未能擺脫政權更迭的命運。鑑於此,朝鮮在棄核問題上極為謹慎和敏感,即便朝鮮最終同意徹底棄核,這一進程也必將是漸進的、有反覆的。所以當蓬佩奧訪問時提出“一年內棄核”的要求時,朝鮮方面激動甚至憤怒的反應就不難理解了。

朝鮮對半島形勢的逆轉也抱有警惕。“金特會”之所以能夠成行,首先是金正恩主動調整發展調整,其次與特朗普喜歡打破慣例、文在寅政府推行“陽光政策”不無關係。然而,在美韓兩國國內,仍有強大的保守勢力反對朝美關係改善。一旦美韓兩國的國內政府出現變更,甚至共和黨在不久進行的中期選舉中遭遇失敗,都可能影響到朝鮮對美國的信心,兩國良性互動也將面臨戛然而止。

無論如何,未來兩年仍是朝美關係改善的機會之窗。雙方若能在業已確立的原則框架下,推動無核化小組、相互派駐外交人員等方面出現突破性進展,那麼朝美建立持久正常關係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否則,基於“對美國總統的信賴”的朝美關係改善將不能長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