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基本每個人都有 逾期信貸超711億,誰來買單?

俗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但是如果借了不還怎麼辦呢?在法律上很難有一個鑑定,碰到這樣的問題金融機構也是非常頭疼。

根據央行公佈的最新的《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的數據令人非常吃驚,信用卡逾期半年沒有償付的金額達到711.48億元,與2014年的357.64億元相比翻了一倍,與2010年的76.89億相比,相當於8年翻了8倍。

信用卡基本每個人都有 逾期信貸超711億,誰來買單?

信用卡逾期額度和信用卡數量成正比

為何會有這麼多的信用卡借貸會逾期呢?

現在全中國信用卡人均持有量已經到了0.44張,也就是說每個人擁有0.44張,創下歷史最高水平。與2017年年底相比,增長了0.05張,也就是說增長了10%。如果以14億的總人口來計算,全國的信用卡數量即增長了7000萬張。

兩組數據一對比,你會發現信用卡逾期的額度和信用卡的數量成正比。

那麼,為什麼整個2017年人均持卡增長0.08張, 2018年一個季度就增長了0.05張呢?

信用卡基本每個人都有 逾期信貸超711億,誰來買單?

2018年信用卡數量為何猛增?

過去辦信用卡設有一定的門檻,現在很多銀行只要有張身份證就可以辦信用卡。

這種情況的出現與央行2017年初的時候發佈的信用卡新規有一定的關係,因為它給了各大銀行信用卡定價的自主權,放開了免息期、最低還款額和透支利率等,各大銀行就紛紛響應,開始在線上和線下搶奪信用卡市場。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信用卡現在這麼放開呢?這也是因為受互聯網金融壓力太大的緣故,我們都知道不管是P2P也好,現金貸也好,在過去兩年是野蠻的擴張,像趣店、拍拍貸、樂信等這些網貸公司甚至上市。

現金貸一定程度上就是網絡高利貸,市場就是這樣,有什麼樣的放貸人,就有什麼樣的借款人,有的人是圖你的利息,有的人實際上是圖你的本金。

信用卡基本每個人都有 逾期信貸超711億,誰來買單?

所以網絡上就有一種概念—“擼串”,也就是借現金貸的人根本就沒指望去還這個資金,不過這會擴大網絡信貸的風險。

市場就是同類此消彼長,前期網絡金融急劇擴張,後來央行對網絡金融進行嚴加管束,所以大家又把眼光迴歸到了傳統的銀行,信用卡借貸又成了很多人的希望。這樣一來,大量信用卡借貸逾期也就能理解了。

信用卡是一把雙刃劍

當然,這種“用未來的錢”來提高名義上的消費能力,一旦還錢速度跟不上花錢速度,就很容易造成“一夜暴負”的現象。

透支的習慣一旦養成的話,就很難改變,中國有句老話:由奢入儉難,由儉入奢易,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旦還不出貸款資金,個人的信用也會受損,如果大批的借貸人故意逾期不還的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銀行的金融風險,呆壞賬急劇上升。所以信用卡的急劇擴張,對銀行來講是一把雙刃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