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並舉精準扶貧 洱海源頭迎來蛻變

多措并举精准扶贫 洱海源头迎来蜕变

多措并举精准扶贫 洱海源头迎来蜕变

一條條硬化路通到家門口,一座座新居落成,一片片特色作物綠滿山坡,一頭頭牲畜日漸豐碩,一疊疊紅票子在群眾腰間鼓起,一張張笑臉綻放………隨著一項項扶貧舉措紮實落地,一件件惠民實事在洱海源頭的土地上開花。

自脫貧攻堅號角吹響以來,洱源縣累計投入37.6億元扶貧資金,實施發展生產、搬遷安置、生態補償、發展教育、改善基礎設施、金融扶貧和社會保障兜底等“七個一批”工程,著眼於解決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傾注人力、物力,精力。從2013年至2017年底,洱源縣精準減貧6233戶26147人,貧困發生率由8.8%降至1.28%,這個昔日貧困縣正悄然蛻變。

以下就是洱源縣脫貧攻堅工作“成績單”的部分內容:

多措并举精准扶贫 洱海源头迎来蜕变

改善基礎設施

全縣硬化村內道路477件152.14萬平方米、村組公路71件351.7公里,修建小型橋樑2件、“溜索改橋”4件,實施人畜飲水鞏固提升88件、修建脫貧水窖2046口,實施電力扶貧項目15件,建設農村活動室及場所90個,改造農村衛生室17個,安裝太陽能路燈3571盞,推廣太陽能熱水器1195套、節能灶4329套……

產業發展

2015年以來,共投入12.86億元,因村因戶施策,加快產業發展,帶動貧困戶穩定脫貧。投入7.28億元,為7421戶貧困戶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提供資金支持及金融信貸支持。投入1711.17萬元組建扶貧互助社111個,覆蓋4517戶貧困戶。實施量化入股試點項目17個,覆蓋728戶貧困戶。正在實施專項產業扶貧項目18個,依託新型經營主體,通過土地流轉、訂單農業、入股分紅、轉移就業等多種形式帶動貧困戶參與產業扶貧。還建成了“1+9+90”電商服務平臺和一批農業基礎設施,產業扶貧基礎進一步鞏固。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完成轉移就業人數9.1萬人次。

多措并举精准扶贫 洱海源头迎来蜕变

保障安居

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缺什麼、幫什麼”的要求,瞄準住房質量短板,投入7.03億元,實施穩固住房建設30060戶。其中,易地扶貧搬遷720戶,縣級籌資穩固住房建設1735戶,政府兜底建新房407戶,5·18和3·27地震恢復重建2695戶,2016年農村危房改造和2017年脫貧攻堅4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5698戶,住房困難單項幫扶5573戶,土牆補新8479戶,農村人居環境住房提升12482戶。

教育扶貧

一方面,投入6.1億元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於2018年2月被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認定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另一方面,嚴格落實教育幫扶政策,2015年以來累計投入2.73億元,用於支付免費教科書資金、發放學生生活補助等款項。併為全縣157所中小學配備222臺太陽能、342臺電熱水器、56把電茶壺和2126把保溫瓶,提升在校師生的學習生活環境。

多措并举精准扶贫 洱海源头迎来蜕变

健康扶貧

累計投入健康扶貧和兜底保障資金資金8584.34萬元,全面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和兜底保障“五重保障”政策等便民惠民措施。2018年1至4月,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住院3710人次,醫藥總費用為1400.26萬元,醫藥報銷費用1394.54萬元,自付金額6.66萬元,患者住院實際報銷比例為99.59%。同時,出臺《洱源縣建檔立卡人口以外困難群體醫療救助暫行辦法》《關於進一步明確因病導致基本生活困難家庭救助措施的通知》《關於對集中排查因病導致基本生活困難家庭給予救助的通知》等政策,確保全方位實施健康扶貧政策,不漏一人。

兜底保障

按照“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的要求,將符合條件的農戶貧困戶按程序納入低保,做到“應扶盡扶、應保盡保”。截至2018年5月30日,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1188戶3243人中,農村低保有927戶2657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