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這到底是支什麼樣的鏡頭?

11月29日,徠卡發佈新款 NOCTILUX-M 75/1.25 ASPH,驚人的大光圈,堪稱“鏡皇”的做工、畫質以及......售價,令人垂涎三尺又望洋興嘆。

深扒徠卡新鏡皇75/1.25,這到底是支什麼樣的鏡頭?

國外徠卡博客上放出了一段對光學設計總監 Peter Karbe(彼得·卡伯)的採訪。這位老兄可就厲害了,不僅主導這次 75/1.25 的設計,還是當年 50/0.95 的總設計師,現行版 50/1.4 也是他的作品

深扒徠卡新鏡皇75/1.25,這到底是支什麼樣的鏡頭?

當年Karbe還是位老鮮肉

這次他為什麼要重新著手 NOCTILUX 的研發、又為什麼要選擇75mm焦段,我們來聽一聽他的說法吧!(本文由君峰小編翻譯整理,原文見:http://blog.leica-camera.com/)

深扒徠卡新鏡皇75/1.25,這到底是支什麼樣的鏡頭?

問:為啥75mm夜神的最大光圈是這個?

Karbe:

我們從光學工程的歷史就可以得知,50mm 鏡頭的設計非常適合作中長焦鏡頭的基礎。

像 50mm f/1.4 和 Leitz 加拿大產的 75mm f/1.4,以及新版的 50mm f/1.4 ASPH 跟 APO-75mm f/2 ASPH(小編注:這兩支鏡頭也是Karbe主導設計,他真的很擅長設計這些焦段啊!)。

深扒徠卡新鏡皇75/1.25,這到底是支什麼樣的鏡頭?

50/1.4 ASPH 鏡頭

其實吧,對聯動測距的相機鏡頭來說,焦距跟光圈的比值不應超過 60——這也直接導致了新的 NOCTILUX 75mm 擁有最大 F1.25 光圈和 E67 的口徑(小編注:50/0.95 的口徑是E60)。

問:這也使得75mm夜神擁有更淺的景深。在同等距離下,75/1.25 的景深更淺、對焦比50/0.95 還要困難一些,挺富挑戰性。所以這支鏡頭是為誰設計的?

Karbe:我們設計這支鏡頭就是為了使攝影師能在淺景深的幫助下獲得獨特的構圖效果;75mm 的焦段又能夠讓人拍攝時保持一定的距離,通過景深效果突出強調主題(小編注:75/1.25 的最近對焦距離是0.85m,甚至比50/0.95 的對焦距離還要近,開什麼玩笑,這還是一支中長焦鏡頭啊!)。

這就是光圈的作用,它反倒不是為了控制曝光,你也沒必要找“最佳光圈”去增加成像質量:反正,我們的鏡頭光圈全開下依然有高性

NOCTILUX 75/1.25,是為了那些有一定專業知識有創造性和用視覺表達的慾望的攝影師們,當然,在肖像攝影中,這個鏡頭也能稱經典。

深扒徠卡新鏡皇75/1.25,這到底是支什麼樣的鏡頭?

Sean Hopkins 攝

還有一點,75/1.25 的目標群體還包括了SL的用戶們

如果你覺得NOCTILUX鏡頭跟M相機搭起來頭重腳輕的話,不如跟SL搭配在一起,從人機工學上看就很和諧;其次,SL 的440萬像素EVF取景器峰值對焦

也讓對焦變得更容易。

Leica SL+50/0.95的效果

因為同樣的原因,建議 M 相機用戶搭配電子取景器來改善對焦體驗,當然不是說M的聯動測距精度不高,而是在極淺景深的情況下,電子取景器能更好地輔助準確對焦,也能夠讓攝影師提前預覽到景深情況。

深扒徠卡新鏡皇75/1.25,這到底是支什麼樣的鏡頭?

深扒徠卡新鏡皇75/1.25,這到底是支什麼樣的鏡頭?

通過電子取景器觀察

這支鏡頭的所有光圈檔位都堪用,2片非球面和高折射率的玻璃的應用也使我們能夠消除單色像差,將高反常色散玻璃與低色散玻璃結合來實現色彩校正。

(小編注:在這裡補充一下,鏡頭內部採用了浮動鏡組,使其在對焦範圍內都能保持高水平的成像質量。根據知名 Leica 圖鑑作者 Erwin Puts 的書中所述,

Leica 某些鏡頭的全對焦行程只讓內部鏡片前後移動0.75mm!

深扒徠卡新鏡皇75/1.25,這到底是支什麼樣的鏡頭?

這是很複雜的工藝。

深扒徠卡新鏡皇75/1.25,這到底是支什麼樣的鏡頭?

(...以下省略balabala一堆技術問題...)

問:生產製造的過程同光學設計本身一樣重要,那徠卡在這方面與其他廠家的區別是什麼呢?

Karbe:在過去的20年裡,全世界的鏡片生產的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主要歸功於新的CNC技術和拋光技術,而徠卡的特別之處在於,我們知道如何將這些先進技術運用於處理非常規光學玻璃中。

深扒徠卡新鏡皇75/1.25,這到底是支什麼樣的鏡頭?

這些都不是常規的方式能處理的,需要特殊的技術和計算公式,只有極少數光學廠家擁有這個技術和能力。

並且,事實是,在這幾十年來,徠卡通過研發並不斷改良ASPH非球面玻璃作為核心生產力,沒有這種鏡片玻璃,Noctilux 75/1.25 也就無從談起。

(THE END)

深扒徠卡新鏡皇75/1.25,這到底是支什麼樣的鏡頭?

從設計師那裡,我們知道了,75/1.25 的製作難度不亞於甚至超過50/0.95,採用的技術也很牛逼,景深牛逼,成像素質牛逼,總之就是枚頂尖鏡頭。

此鏡頭預計2018年初發售,售價嘛,國內有望突破10w。

------------------------

我們在這裡

奧森銷售體驗中心

北京市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西門

深扒徠卡新鏡皇75/1.25,這到底是支什麼樣的鏡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