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世界盃最成功的中國品牌:創二代內鬥上位,元老退居二線

這屆世界盃最成功的中國品牌:創二代內鬥上位,元老退居二線

2018年7月16日凌晨一點多,法國隊以4:2擊敗克羅地亞,贏得此次俄羅斯足球世界盃冠軍,而此前放出豪言在世界盃期間如果法國隊奪得冠軍,購買華帝“冠軍套餐”的用戶將獲得全額退款的華帝,在這次世界盃的營銷中大獲成功,刷爆朋友圈。

華帝此次世界盃期間,銷售“冠軍套餐”共計7900萬,對比其它企業世界盃的投入,華帝營銷的成本較小,而品牌爆光度是其它企業無法比擬,而這家公司的故事,也頗為傳奇。

1991年,在廣東中山開燃氣具配件加工廠的黃文枝發現,近一兩年的燃氣部件出貨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燃具在市場上大有可為,那一年正逢改革開放浪潮,人人熱血奔騰。

1992年黃文枝聯合鄧新華、潘權枝、黃啟均、李家康、關錫源、楊建輝在中山小欖鎮創立了九洲燃具,後來更名為華帝燃具,這七個最早的聯合創始人被稱為華帝七雄。隨後,每個聯合創始人出資十多萬元,並租用中山小欖鎮九州開發區一千多平方米的廠房,招了幾十個工人,就開始生產了。

這七位創始人,還訂下一個規定:需要決策的事情,股東少數服從多數,不許親友進廠,不向身邊的人談論公司的事,這也為日後華帝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股權處理上,七個人的股數都是一樣,還有三成給了當地村開發區。

在初期,為發揮各自的專長,分別領導不同的部門。當時作為行業老大的萬家樂也只佔據百分之六的市場份額,其它小品牌質量也不能保證,看準了行業痛點,以及大家的齊心合力,華帝燃具產品上線八個月銷售額便達到4000萬元,年底便收回成本。

這屆世界盃最成功的中國品牌:創二代內鬥上位,元老退居二線

1995年華帝旗下燃具市場份額以超過百分之十,銷量更是超過五十萬臺,成為國內燃具一方霸主。而黃啟均功不可沒,他親手打造了華帝的營銷網絡,建立了總代理制度與專賣店模式。1999年更是引入職業經理人,將公司規範化,制度化;職業經理人離職後大家一致同意黃啟均擔任總經理,打理公司的業務。

2012年華帝收購3.8億收購了百得廚衛,進行雙品牌戰略,拓展三四線城市及海外市場。而百得廚衛的實際控制人為潘葉江(潘權枝兒子),而華帝的增發,打破了原有七個人的持股平衡線,華帝最大股東已經實為潘氏家族。而華帝20多年來實施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兩權分離戰略已經失去原有格局。

目前在廚電高端領域排行老大的是老闆,第二是方太,華帝排名第三,三者競爭異常激烈。華帝在進軍高端廚具面臨好幾座大山,而此時股東內部已經產生分岐。

2015年華帝召開董事會,潘氏家族提出罷免現任董事長黃文枝,由潘家少帥潘葉江接任。此事代表著創始人團隊和潘氏家族的內鬥已經公開化,華帝正加速向家族化企業靠攏,事件也加據了企業的振盪,經銷商也備感焦慮。

這屆世界盃最成功的中國品牌:創二代內鬥上位,元老退居二線

作為潘氏家族創二代的潘葉江,22歲便走上創業之路,是一名廚電行業的老兵,創辦了優加電器,後來,優加電器與潘氏家族的另一家公司“百得廚衛”合併,成立百得集團,潘葉江成為百得集團的董事長。

在華帝上位後,其它元老基本已退居二線,在人事任命上漸漸去華帝化,而華帝也正式迎來了潘葉江的時代。

2018年4月在華帝發佈的2017年全年業績,營收57.31億元,同比增長30.39%,淨利潤5.10億元,同比增長55.60%,潘葉江的改革已經初見成效,並提出要成為全球高端品質廚房空間的引領者。

少帥潘葉江曾表示:在廚電行業,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向一線品牌集中,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一線品牌逐漸掌握行業的話語權,越來越多中小型企業將被淘汰出局。而在第一陣營當中,正在面臨著一場提升品牌集中度的激烈競賽。幹實業很辛苦,但是對未來我非常有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