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花鳥開創者,被譽爲「元代寫生第一人」張中作品賞析

寫意花鳥開創者,被譽為“元代寫生第一人”張中作品賞析

元 張中 太平春色軸 99.1x41.1公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張中(生卒年不詳),元末畫家。一名守中,字子政、子正。松江(今屬上海)人。張碹曾孫。擅長繪畫,自鈐印“遊於藝”,主要活動於惠宗至元、至正年間。墨筆花鳥,點厾暈染,筆法粗簡,墨氣渾潤,近於寫意畫法,和王淵的筆墨比較接近,與王淵並稱元代水墨花鳥畫代表畫家。與南宋院體工麗細密的畫風有所不同,崇尚清潤淡雅。有時作設色畫亦清雋可喜。也能畫水墨山水,曾得黃公望指點,講究自然天趣。他注重寫生,因精通水墨寫生被時人譽為“寫生第一”。

寫意花鳥開創者,被譽為“元代寫生第一人”張中作品賞析

元 張中《枯荷鸂鶒圖》 紙本淺設色 96.4x46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張中作品筆法靈動,墨色淡雅,風格神清骨俊。如果說王淵主要是完成了院體花鳥向水墨花鳥的轉變,張中則完成了水墨花鳥向寫意花鳥的轉變。明代沈周、周之冕、陳淳均受其水墨花鳥畫法的影響。 存世作品有《芙蓉鴛鴦圖》、《枯荷鴛鴦圖》、《桃花幽鳥圖》等。

寫意花鳥開創者,被譽為“元代寫生第一人”張中作品賞析

元 張中 芙蓉鴛鴦圖 紙本 墨筆 46.6x56.8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至正十三年(1353)作《芙蓉鴛鴦圖》軸,紙 本,水墨,縱147釐米,橫56.8釐米,描繪一對鴛鴦在溪流中戲水,活潑多姿栩栩如生;水上藻荇徜徉,水波線條流暢富有動感;溪岸芙蓉花兩株,或含苞待 放或盛開;坡石間野菊、蒲草隨風飄拂,氣韻野逸。用筆兼工帶寫,與王淵相似。左上款署“至正十三年五月,張子政為德章作”。此圖經明代沈貞吉、薛益,清代 內府,後被吳湖帆先生能以重金而購置,並被喻為“梅景書屋元畫甲觀”,張中這位松江畫家其作品的魅力確實值得我們今天的諸多畫家們進行參照借鑑。現藏上海博物館。

寫意花鳥開創者,被譽為“元代寫生第一人”張中作品賞析

元 張中 桃花幽鳥圖 立軸 紙本墨筆 112.2x31.4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桃花幽鳥圖》從構圖到用筆用墨,都是簡練率真,但是畫家自身的心性與筆墨修養,讓畫面不因為簡練失去雅緻與高逸的格調。《桃花幽鳥圖》上有十九家題識,都是元末明初的名士,其中有楊維楨、袁凱、顧謹中、貝翱等。在《桃花幽鳥圖》上,楊維楨題詩:“幾年不見張公子,忽見元都觀裡春。卻憶雲間同作客,杏花吹笛喚真真。”這對於研究張中的交遊是頗有用處的。

山水師黃公望,尤擅繪花鳥,多以水墨點簇暈染,生動而富韻味,偶爾設色,清雋雅緻。張中作品筆法靈動,墨色淡雅,風格神清骨俊。清代顧復說“子政花鳥神品,一洗宋人勾勒之痕,為元世寫生第一。"

寫意花鳥開創者,被譽為“元代寫生第一人”張中作品賞析

元 張中 吳淞春水圖軸 立軸 紙本筆墨 82.8x33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傳為張中的《吳淞春色圖》山水一軸左方上角有倪璜一詩云:“昊凇春水綠,搖盪半江雲。嵐翠窗前落,松聲渚際聞。張君狂嗜古,容我醉書裙。鼓榿他年去,相從遠俗氛.倪瓚”。書法確真無疑。轅邊上又有明代董其昌、陳繼儒二跋稱之為倪畫,然而論其畫法實與倪瓚無關。此圖畫法既近黃氏,而倪詩中又有“吳淞”名,(今屬上海市)、“張君”之說,應即張中真跡。此圖《虛齋名畫錄》卷七著錄,現藏上海博物館。

寫意花鳥開創者,被譽為“元代寫生第一人”張中作品賞析

元 張中(傳)古瓷九種 手卷 設色紙本

朱芾詩《寄張子政》寫到:"野政老人隱者流,清溪繞屋似愚溝自編蒲葉作素簡,時瀉松花洗玉舟。伸連採遽蹈東海,孺子還復棲南州。別來清事想不度,詩成應畫李營丘。"詩中透露出張中年事亦是很高,並且是歸隱於世的狀態,心性也應該是清潔淡然的。並且是曾經出去闖蕩過的人。從其好友袁凱《海叟詩集》卷十二《陶與權宅觀張子政山水圖》,得知他出身官宦人家.勤於學問,平時以書畫自娛。並且對於詩境與畫境的體會,與取法的高古都是畫家所注重的。

黃公望的《秋山訪友圖》上留有張中的一段跋:“一峰師平生聖繪處不待贊,至高年筆力尤妙,真不可及,敬題此,令餘玩賞不己。”由此可見他見得到黃公望的晚年,與之交近,並且對黃公望是抱有欽羨的態度。

寫意花鳥開創者,被譽為“元代寫生第一人”張中作品賞析

元 張中 鶺鴒圖 手卷 水墨紙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